來龍
- 拼音lái lóng
- 注音ㄌㄞˊ ㄌㄨㄥˊ
- 繁體來龍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來龍[ lái lóng ]
⒈ ?舊時堪輿家以山勢為龍,稱其起伏綿亙的姿態(tài)為龍脈。來龍,指龍脈的來源。
⒉ ?泛指事物的來源。
引證解釋
⒈ ?舊時堪輿家以山勢為龍,稱其起伏綿亙的姿態(tài)為龍脈。來龍,指龍脈的來源。
引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朱文公 嘗與客談世俗風(fēng)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風(fēng)水,云中諸山來龍也?!?br />《西游記》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br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風(fēng)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對老地主說明了那里是來龍,那里是去脈。”
⒉ ?泛指事物的來源。
引清 錢謙益 《讀杜小箋下·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學(xué) 杜 者專法此等詩,模擬其槎牙突兀,麤皮老干,以為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來龍遠(yuǎn)而結(jié)脈深之若是也?!?/span>
國語辭典
來龍[ lái lóng ]
⒈ ?術(shù)數(shù)用語。堪輿家稱連綿起伏的山脈地形為「龍」,來龍為龍頭的所在,即山脈起伏的中心地。地處來龍,就會吉祥順利、興旺發(fā)達(dá)。
引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朱文公嘗與客談世俗風(fēng)水之說,因曰:『翼州好一風(fēng)水,云中諸山來龍也。』」
來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來 | lái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來(來) lái(ㄌㄞˊ) ⒈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書信來往)。 ⒉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⒊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⒋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⒌ ?做某個動作:胡來。 ⒍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⒎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 |
來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來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