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崪
- 拼音lái zú
- 注音ㄌㄞˊ ㄗㄨˊ
- 繁體來崪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來崪[ lái zú ]
⒈ ?亦作“來萃”。
⒉ ?來集。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來萃”。來集。
引《漢書·賈誼傳》:“異物來崪兮,私怪其故?!?br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崪音萃。萃,聚集也?!?br />《文選·賈誼<鵩鳥賦>》作“來萃”。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舞鸑鷟於庭階,游女飄焉而來萃?!?br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桓宣武 平 蜀,集參僚置酒於 李勢 殿, 巴 蜀 縉紳,莫不來萃?!?/span>
來崪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崪 | zú | 山 | 11畫 | 基本字義 崪 zú(ㄗㄨˊ) ⒈ ?古同“崒1”。 異體字 崒 English rocky peaks; lofty and dangerous |
來 | lái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來(來) lái(ㄌㄞˊ) ⒈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書信來往)。 ⒉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⒊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⒋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⒌ ?做某個動作:胡來。 ⒍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⒎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 |
來崪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來崪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