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
- 拼音là ròu
- 注音ㄌㄚˋ ㄖㄡˋ
- 繁體臘肉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臘肉[ là ròu ]
⒈ ?經(jīng)過鹽腌曬干或浸泡腌制,再加煙熏的肉。
英bacon; cured meat;
引證解釋
⒈ ?干肉。
引《易·噬嗑》:“噬臘肉,遇毒。”
朱熹 本義:“臘肉,謂獸臘,全體骨而為之者,堅韌之物也?!?br />《南史·宋紀下·明帝》:“以蜜漬鱁鮧,一食數(shù)升,噉臘肉常至二百臠?!?br />明 唐順之 《僉事孫公墓志銘》:“噬嗑臘肉,或遇之毒,終利用獄?!?br />冬天腌制的肉類。 陳元靚 《歲時廣記·寒食上·煮臘肉》引《歲時雜記》:“去歲臘月糟豚肉掛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煑,其味甚珍?!?br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諸葛天申 吃著,説道:‘這就是臘肉!’”
謝覺哉 《不惑集·關(guān)于相豬》:“冬天腌上十多只豬做很考究的臘肉,很好吃;我在那里教一年書,吃臘肉的日子很多?!?/span>
國語辭典
臘肉[ là ròu ]
⒈ ?漬以鹽或醬而后曬干、風干或熏干的肉。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或遇秦家煮些腌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來家?!?/span>
臘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肉 | ròu | 肉 | 6畫 | 基本字義 肉 ròu(ㄖㄡˋ) ⒈ ?人或動物體內(nèi)紅色、柔軟的組織:肉體。肉類。肉食。肌肉。肉票(被盜匪擄去的人,盜匪借以向他的家屬勒索錢財)。肉身(佛教指肉體)。 ⒉ ?果實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圓肉。冬瓜肉厚。 ⒊ ?果實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⒋ ?行動遲緩,性子慢:做事真肉。 ⒌ ?古代稱圓形物中有孔的邊。 ⒍ ?極親密疼愛之稱,多用呼子女。 異體字 宍 月 漢英互譯 flesh、me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
臘 | là xī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臘(臘) là(ㄌㄚˋ) ⒈ ?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⒉ ?冬天(多在臘月)腌制后風干或熏干的肉:臘肉。臘魚。臘味。 ⒊ ?姓。 其他字義 臘 xī(ㄒ一) ⒈ ?干肉:“噬臘肉,遇毒?!?⒉ ?晾干:“燃得而臘之以為餌?!?⒊ ?皮膚皴皺。 異體字 臘 昔 造字法 形聲:從月、昔聲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
臘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臘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