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
- 拼音liáng shān
- 注音ㄌ一ㄤˊ ㄕ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梁山[ liáng shān ]
⒈ ?山名。在今陜西省韓城市境。
⒉ ?山名。在今陜西省干縣境。
⒊ ?山名。在今山東省東平縣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
⒋ ?山名。在今安徽省和縣、當(dāng)涂縣兩縣之間。和縣境者曰西梁山;當(dāng)涂縣境者為東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對峙如門闕,故亦名天門山。
⒌ ?山名。在今陜西省南鄭縣境。
⒍ ?山名。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又名劍門山。
引證解釋
⒈ ?山名。在今 陜西省 韓城市 境。
引《詩·大雅·韓奕》:“奕奕 梁山,維 禹 甸之?!?br />鄭玄 箋:“梁山,今 左馮翊 夏陽 西北?!?br />《春秋·成公五年》:“梁山 崩?!?br />杜預(yù) 注:“梁山,在 馮翊 夏陽縣 西北。”
⒉ ?山名。在今 陜西省 乾縣 境。
引《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踰 梁山,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span>
⒊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東平縣 境。其上有 宋江寨,其下有 梁山泊。
引《漢書·梁孝王劉武傳》:“北獵 梁山,有獻(xiàn)牛,足上出背上, 孝王 惡之。”
按,《史記·梁孝王世家》作“良山”, 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 梁山 在 鄆州 壽張縣 南三十五里’,即獵處也。”
《初學(xué)記》卷六引 晉 袁宏 《北征賦》:“於是背 梁山,截 汶 波?!?/span>
⒋ ?山名。在今 安徽省 和縣、當(dāng)涂縣 兩縣之間。 和縣 境者曰 西梁山 ; 當(dāng)涂縣 境者為 東梁山,原名 博望山。二山隔 江 對峙如門闕,故亦名 天門山。
引《宋書·孝武帝紀(jì)》:“﹝ 大明 七年﹞於 博望、梁山 立雙闕?!?br />唐 李白 《天門山銘》:“梁山、博望,關(guān)扃 楚 濱,夾據(jù)洪流,實為 吳 津。”
⒌ ?山名。在今 陜西省 南鄭縣 境。 李善 注引 揚雄 《益州箴》“巖巖 岷山,古曰 梁州?!卑?,此 梁州 為山名。
引《文選·張載<劍閣銘>》:“巖巖 梁山,積石峩峩?!?/span>
⒍ ?山名。在今 四川省 劍閣縣 境。又名 劍門山。
國語辭典
梁山[ liáng shān ]
⒈ ?山名:(1)? 在安徽省,長江流貫其間,分為東西兩山。東梁山在當(dāng)涂縣西南,西梁山在和縣北方,二山總稱為「梁山」。也稱為「天門山」。(2)? 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nèi)。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獵于此,故稱為「梁山」。相傳為水滸英雄聚義處。(3)? 在山西省離石縣東北,也稱為「呂梁山」。(4)? 在陜西省郃陽、韓城二縣界。(5)?在陜西省南鄭縣。也稱為「梁州山」。(6)? 在陜西省乾縣西北。(7)? 在四川省梁山縣東北。也稱為「高梁山」。(8)? 在福建省漳浦縣南。
英語Liangshan city and County in Jining 濟(jì)寧|濟(jì)寧[Ji3 ning2], Shandong
德語Liangshan (Ort in Shandong)? (Eig, Geo)?
梁山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山 | shān | 山 | 3畫 | 基本字義 山 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喻沖突或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的緊張氣氛)。 ⒉ ?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cè)的墻壁。亦稱“房山”)。 ⒊ ?形容大聲:山響。山呼萬歲。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
梁 | liáng | 木 | 11畫 | 基本字義 梁 liáng(ㄌ一ㄤˊ) ⒈ ?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shù)臋M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長條形承重構(gòu)件:房梁。棟梁。梁上君子(指竊賊)。 ⒉ ?橋:橋梁。津梁(渡口和橋梁,借指學(xué)習(xí)的門徑)。 ⒊ ?器物、身體或其他物體上中間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車梁。 ⒋ ?中國戰(zhàn)國時期國名,魏國于公元前361年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后,改稱“梁”。 ⒌ ?中國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⒍ ?姓。 異體字 樑 漢英互譯 girder 造字法 |
梁山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梁山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