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
- 拼音liù lǜ
- 注音ㄌ一ㄡˋ ㄌㄩ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六律[ liù lǜ ]
⒈ ?黃鐘(C),2.大呂(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⒉ ?太簇(D),4.夾鐘(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⒊ ?姑洗(E),6.中呂(F),7.蕤賓(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⒋ ?林鐘(D),9.夷則(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⒌ ?南呂(A),11.無射(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⒍ ?應(yīng)鐘(B),合稱十二律。區(qū)分開來,奇數(shù)(陽)稱六律,偶數(shù)(陰)稱六呂,合稱律呂。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英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樂音標準名。相傳 黃帝 時 伶?zhèn)?截竹為管,以管之長短分別聲音的高低清濁,樂器的音調(diào)皆以此為準。樂律有十二,陰陽各六,陽為律,陰為呂。六律即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參見“十二律”。
引《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br />《史記·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br />司馬貞 索隱:“古律用竹,又用玉, 漢 末以銅為之?!?br />宋 司馬光 《答景仁論養(yǎng)生及樂書》:“調(diào)六律、五聲、八音、七始,以形容其心?!?/span>
國語辭典
六律[ liù lǜ ]
⒈ ?古樂十二律中的陽律。即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引《書經(jīng)·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br />《史記·卷二五·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于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span>
六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律 | lǜ | 彳 | 9畫 | 基本字義 律 lǜ(ㄌㄩˋ) ⒈ ?法則,規(guī)章:紀律。法律。定律。規(guī)律。清規(guī)戒律。律師。 ⒉ ?約束:律己。 ⒊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shù)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shù)的六個管稱“呂”,后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tǒng)稱)。 ⒋ ?舊詩的一種體裁:律詩。 ⒌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res |
六 | liù lù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數(shù)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jù)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a.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藝;b.六經(jīng))。六欲(佛教名詞,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六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六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