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曲水
- 拼音liú shāng qǔ shuǐ
- 注音ㄌ一ㄡˊ ㄕㄤ ㄑㄨˇ ㄕㄨㄟˇ
- 繁體流觴曲水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流觴曲水[ liú shāng qǔ shuǐ ]
⒈ ?古代習俗,每逢夏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定為夏歷三月初三日),人們于水邊相聚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環(huán)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曲水”。亦作:流杯曲水。
引證解釋
⒈ ?古代習俗,每逢夏歷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國 魏 以后定為夏歷三月初三日),人們于水邊相聚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環(huán)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曲水”。
引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br />宋 蘇軾 《和王勝之》之二:“流觴曲水無多日,更作新詩繼永和?!?br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流觴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韻,而且有趣?!?br />亦作“流杯曲水”。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
亦省作“流觴”。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br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巨石鎮(zhèn)其中流,平濶如臺,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觴。”
朱自清 《潭柘寺戒壇寺》:“只是流觴亭雅得那樣俗,在石地上楞刻著蚯蚓般的槽;那樣流觴,怕只有孩子們愿意干?!?/span>
國語辭典
流觴曲水[ liú shāng qū shuǐ ]
⒈ ?古人依修禊的習俗,在每年陰歷的三月三日,在水邊盥洗,借以驅邪。后來參加者坐在曲折環(huán)繞的水流旁,在上游放酒杯,任它順水流下,停在何處,則由某人取酒杯而飲。
引晉·王羲之〈蘭亭詩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span>
流觴曲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水 | shuǐ | 水 | 4畫 | 基本字義 水 shuǐ(ㄕㄨㄟˇ) ⒈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⒉ ?河流:漢水。湘水。 ⒊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⒋ ?液汁:水筆。墨水。 ⒌ ?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外水。肥水。 ⒍ ?指洗的次數:這衣服洗過兩水了。 ⒎ ?姓。 異體字 沝 氵 氺 漢英互譯 Adam's ale、Adam's wine、liquid、water 相關字詞 火 造字法 象形 |
觴 | shāng | 角 | 12畫 | 基本字義 觴(觴) shāng(ㄕㄤ) ⒈ ?古代酒器:舉觴稱賀。觴酌。 ⒉ ?歡飲,進酒:觴飲。觴詠(飲酒賦詩)。 異體字 觴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曲藝。曲話。 ⒉ |
流 | liú | 氵 | 10畫 | 基本字義 流 liú(ㄌ一ㄡˊ) ⒈ ?液體移動:流水。流汗。流血。流淚。流程。流瀉。流質。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喻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 ⒉ ?像水那樣流動不定:流轉( 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離。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螢。 ⒊ ?傳播:流言。流傳。流芳。流弊。流毒。流行( 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東西:氣流。暖流。電流。 ⒍ |
流觴曲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流觴曲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