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條
- 拼音liù tiáo
- 注音ㄌ一ㄡˋ ㄊ一ㄠˊ
- 繁體六條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六條[ liù tiáo ]
⒈ ?漢制,刺史班行六條詔書,以考察官吏?!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顏師古注引《漢官典職儀》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強(qiáng)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qiáng)凌弱,以眾暴寡。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三條,二千石不恤疑獄,風(fēng)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托所監(jiān)。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qiáng),通行貨賂,割損正令也?!蔽鲿x北周也有六條詔書。后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職務(wù)和職權(quán)。
⒉ ?指晉諸郡中正薦舉賢才的六項標(biāo)準(zhǔn)。
引證解釋
⒈ ?漢 制,刺史班行六條詔書,以考察官吏。
引《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 顏師古 注引《漢官典職儀》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強(qiáng)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強(qiáng)凌弱,以眾暴寡。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歛為姦。三條,二千石不卹疑獄,風(fēng)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jiān)。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qiáng),通行貨賂,割損正令也。”
西晉 北周 也有六條詔書。后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職務(wù)和職權(quán)。 《南史·宋江夏文獻(xiàn)王義恭傳》:“義恭 既至,勸 孝武 即位。授太尉、録尚書六條事,假黃鉞?!?br />《舊唐書·哀帝紀(jì)》:“左僕射 裴樞 、右僕射 崔遠(yuǎn) ……須離八座之榮,尚付六條之政,勉思咎己,無至尤人。”
清 錢謙益 《浙江嘉興府推官姚鈿授文林郎制》:“郡國置司理之官,所以佐察六條,而觀中五刑也?!?/span>
⒉ ?指 晉 諸郡中正薦舉賢才的六項標(biāo)準(zhǔn)。
引《晉書·武帝紀(jì)》:“令諸郡中正以六條舉淹滯: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盡禮,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勞謙,五曰信義可復(fù),六曰學(xué)以為己。”
六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條 | tiáo tiāo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條(條) tiáo(ㄊ一ㄠˊ) ⒈ ?植物的細(xì)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 ⒉ ?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 biàn )條兒。金條。鐵條。 ⒊ ?細(xì)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 jī )。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 ⒋ ?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 ⒌ ?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 ⒍ ?量詞。 其他字義 條(條) tiāo(ㄊ一ㄠ) ⒈ ?挑 |
六 | liù lù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數(shù)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jù)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a.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藝;b.六經(jīng))。六欲(佛教名詞,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xì)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六條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六條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