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下無蹊
- 拼音lǐ xià wú qī
- 注音ㄌ一ˇ ㄒ一ㄚˋ ㄨˊ ㄑ一
- 繁體李下無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李下無蹊[ lǐ xià wú qī ]
⒈ ?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謂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唐時(shí)借李(李樹)、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諺以稱頌李至遠(yuǎn)、李乂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
引證解釋
⒈ ?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謂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 唐 時(shí)借李(李樹)、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諺以稱頌 李至遠(yuǎn)、李乂 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
引《全唐詩》卷八七六載《時(shí)人號(hào)李至遠(yuǎn)語》:“至遠(yuǎn) 知選,胥吏肅然斂跡,時(shí)人號(hào)云:‘李下無蹊?!?br />《新唐書·李乂傳》:“﹝ 李乂 ﹞進(jìn)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 宋璟 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shí)人語曰:‘李下無蹊徑’?!?/span>
國語辭典
李下無蹊[ lǐ xià wú xī ]
⒈ ?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言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唐人借李樹與李姓同字,遂反用以稱頌李知遠(yuǎn)、李乂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
引《全唐詩·卷八七六·語·時(shí)人號(hào)李知遠(yuǎn)語》:「知遠(yuǎn)知選,胥吏肅然斂跡,時(shí)人號(hào)云:『李下無蹊?!弧?br />《新唐書·卷一一九·李乂傳》:「進(jìn)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shí)人語曰:『李下無蹊徑?!弧?/span>
李下無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下 | xià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下 xià(ㄒ一ㄚˋ) ⒈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⒉ ?等級(jí)低的:下級(jí)。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xué)藝術(shù)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xué)藝術(shù),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⒊ ?方面,方位:兩下都同意。 ⒋ ?次序或時(shí)間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⒌ ?由高處往低處,降落:下山。下車。下馬。下達(dá)。 ⒍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⒎ ?進(jìn)入:下海。 ⒏ ?投送:下書。 ⒐ ?到規(guī)定時(shí)間 |
無 | wú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無(無) wú(ㄨˊ) ⒈ ?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dòng)于衷。無所適從。 異體字 無 ? 漢英互譯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關(guān)字詞 有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
蹊 | qī xī | 足 | 17畫 | 基本字義 蹊 qī(ㄑ一) ⒈ ?[蹊蹺](—qiao)奇怪,可疑:這事有點(diǎn)兒蹊。 其他字義 蹊 xī(ㄒ一) ⒈ ?小路:“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滨鑿剑ㄍ緩剑纭蔼?dú)辟蹊蹊”)。 ⒉ ?踐踏:“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 異體字 徯 漢英互譯 footpath 造字法 形聲:從足、奚聲 English footpath, trail; track |
李 | lǐ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李 lǐ(ㄌ一ˇ) ⒈ ?落葉小喬木,果實(shí)稱“李子”,熟時(shí)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bào)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huì)感動(dòng)別人)。 ⒉ ?姓。 ⒊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異體字 ? 造字法 會(huì)意:從木、從子 English plum; judge; surname |
李下無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李下無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