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袞
- 拼音lóng gǔn
- 注音ㄌㄨㄥˊ ㄍㄨㄣˇ
- 繁體龍袞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龍袞[ lóng gǔn ]
⒈ ?天子禮服。上繡龍紋。古代上公服。
引證解釋
⒈ ?天子禮服。上繡龍紋。
引《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br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shī):“五圣聯(lián)龍袞,千官列雁行。”
聞一多 《紅燭·藝術(shù)底忠臣》:“無數(shù)的人臣,仿佛真珠攢在藝術(shù)之王底龍袞上?!?/span>
⒉ ?古代上公服。
引《禮記·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漢 鄭玄 注:“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袞。三公八命矣,復(fù)加一命則服龍袞,與王者之后同。”
孫希旦 集解:“卷與袞同,袞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則為上公而服袞冕?!?/span>
國(guó)語辭典
龍袞[ lóng gǔn ]
⒈ ?天子的禮服,衣服上繡有龍紋。
引《禮記·禮器》:「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
龍袞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zhǎng)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dòng)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diǎn)睛。龍?bào)椿⒕帷?⒉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shí)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bào)w。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袞 | gǔn | 衣 | 10畫 | 基本字義 袞 gǔn(ㄍㄨㄣˇ) ⒈ ?古代君王等的禮服:袞服。袞衣。袞冕。華袞(色彩絢麗的官服)。 異體字 ? 卷 緷 袞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eremonial dress worn by the emperor |
龍袞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龍袞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