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蛻
- 拼音lóng tuì
- 注音ㄌㄨㄥˊ ㄊㄨㄟˋ
- 繁體龍蛻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龍蛻[ lóng tuì ]
⒈ ?傳說中龍所脫的皮。指蛇蛻。
引證解釋
⒈ ?傳說中龍所脫的皮。
引宋 何薳 《春渚紀聞·龍蛻放光》:“橫海 清池縣 尉 張澤 居于 鄆州 東城,夜自莊舍還,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行遇道傍木枝,爗然有光,因折以燭路。至家插壁間,醉不復(fù)省也。晨起,怪而取視,則枝間一龍蛻,才大如新蟬之殼,頭角爪尾皆具?!?/span>
⒉ ?指蛇蛻。
引明 吳承恩 《瑞龍歌》:“忽然溪壑息波瀾,細草平沙得龍蛻。”
清 王士禛 《朝天峽》詩:“陰崖積龍蛻,跳波畏鯨擲?!?/span>
龍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蛻 | tuì | 蟲 | 13畫 | 基本字義 蛻 tuì(ㄊㄨㄟˋ) ⒈ ?蟬或蛇等脫下來的皮:蛇蛻。蟬蛻。 ⒉ ?蛇、蟬等動物脫皮:蛻皮。 ⒊ ?鳥換毛。 ⒋ ?解脫,變化:蛻化。蛻變。 異體字 蛻 漢英互譯 exuviate 造字法 形聲:從蟲、兌聲 English molt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龍蛻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龍蛻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