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
- 拼音lóng yá
- 注音ㄌㄨㄥˊ 一ㄚˊ
- 繁體龍牙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龍牙[ lóng yá ]
⒈ ?一根粗枝上有許多橫出枝條者。
⒉ ?荔枝的一種。
⒊ ?見“龍芽”。
引證解釋
⒈ ?一根粗枝上有許多橫出枝條者。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桑柘》:“或垂繩鉤弋、鶚爪、龍牙上下數(shù)重,所在皆得。”
石聲漢 注:“龍牙是一個柄上有一長排許多側(cè)枝?!?/span>
⒉ ?荔枝的一種。
引宋 蔡襄 《荔枝譜》:“龍牙者,荔枝之變怪者,其殼紅可長三四寸,彎曲如爪牙而無瓤核?!?/span>
⒊ ?見“龍芽”。
國語辭典
龍牙[ lóng yá ]
⒈ ?水餃、扁食類的美稱。中國民俗稱二月二日土地真君生辰日為「龍?zhí)ь^」,家家供香酬神,此日的飯食皆冠龍名,故扁食、水餃等類便稱為「龍牙」。
龍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牙 | yá | 牙 | 4畫 | 基本字義 牙 yá(一ㄚˊ) ⒈ ?齒(古代把大齒稱為“牙”,現(xiàn)在“牙”是齒的通稱,亦稱“牙齒”):牙垢。牙齦。牙磣。牙祭。 ⒉ ?像牙齒形狀的東西:抽屜牙子。 ⒊ ?特指象牙:牙雕。 ⒋ ?舊時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⒌ ?姓。 異體字 伢 齖 芽 衙 漢英互譯 tooth、tooth-like th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龍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龍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