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布
- 拼音lù bù
- 注音ㄌㄨˋ ㄅㄨ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露布[ lù bù ]
⒈ ?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軍旅文書。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引證解釋
⒈ ?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
引《東觀漢記·李云傳》:“白馬 令 李云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shù)(袁術(shù)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br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yán)》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br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于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于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span>
⒉ ?軍旅文書。(1)征討的檄文。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 帝 時(shí),大司農(nóng) 弘農(nóng)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后 馬超 反, 超 劫 洪 ( 賈洪 ),將詣 華陰,使作露布。
引洪 不獲已,為作之。司徒 鐘繇 在東,識其文曰:‘此 賈洪 作也?!?br />按,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露布》:“自 賈洪 作此討 曹操 后,遂專用于軍事?!?br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桓宣武 ( 桓溫 )北征, 袁虎 ( 袁宏 )時(shí)從,被責(zé)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br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露布降封豕,琱戈掃孽鯨?!?br />(2)告捷文書。 《周書·呂思禮傳》:“沙苑 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br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br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捷書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須達(dá)帝京?!?br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瘴海珠江馳露布,金戈鐵馬逐天驕。”
⒊ ?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引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誘胡眾?!?br />《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龐勛 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xiāng)村?!?br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貼出了通緝‘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蘭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還有他的一寸半身照?!?/span>
國語辭典
露布[ lù bù ]
⒈ ?古代沒有封口的書信、公文。
引《后漢書·卷五七·李云傳》:「云素剛,憂國將厄,心不能忍,乃露布上書。」
⒉ ?古代軍隊(duì)的捷報(bào)。唐·封演也作「露板」。
引《封氏聞見記·卷四·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span>
⒊ ?告示、宣布。
引三國魏·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志計(jì)已定,人有勸術(shù)使遂即帝,露布天下?!?/span>
露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露 | lòu lù | 雨 | 21畫 | 基本字義 露 lù(ㄌㄨˋ) ⒈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jié)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 zhāo )露。甘露。 ⒉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⒊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⒋ ?滋潤:覆露萬民。 ⒌ ?表現(xiàn),顯現(xiàn):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緘的文書;c.檄文;d.捷報(bào)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其他字義 露 lòu(ㄌㄡˋ) ⒈ ?用于一些口語詞語,如“露怯”、“露馬腳” |
布 | bù | 巾 | 5畫 | 基本字義 布 bù(ㄅㄨˋ) ⒈ ?棉、麻及棉型化學(xué)短纖維經(jīng)紡紗后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⒉ ?古代的一種錢幣。 ⒊ ?宣告,對眾陳述:宣布。發(fā)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⒋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⒌ ?流傳,散播:布道。布施。 ⒍ ?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⒎ ?姓。 異體字 佈 ? 漢英互譯 cloth、fabric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
露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露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