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傳
- 拼音lú chuán
- 注音ㄌㄨˊ ㄔㄨㄢˊ
- 繁體臚傳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臚傳[ lú chuán ]
⒈ ?對下傳告。
⒉ ?專指傳告皇帝詔旨。
⒊ ?猶臚唱。
引證解釋
⒈ ?對下傳告。
引《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fā)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成玄英 疏:“從上傳語告下曰臚。臚,傳也?!?/span>
⒉ ?專指傳告皇帝詔旨。
引《新唐書·齊映傳》:“映 為人白晳長大,言音鴻爽,故帝常令侍左右,或前馬臚傳詔旨?!?br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臚傳》:“今之臚傳,自殿上至殿下,皆數(shù)人抗聲相接,使所唱之語,聯(lián)續(xù)遠(yuǎn)聞?!?br />清 錢謙益 《神宗顯皇帝挽詞》之四:“侍從朱衣隔,臚傳玉筆遺。”
⒊ ?猶臚唱。
引宋 楊萬里 《侍立集英殿觀進(jìn)士唱名》詩:“殿上臚傳第一聲,殿前拭目萬人驚?!?br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逢世》:“臚傳三殿日華重,滿眼英雄?!?br />清 趙翼 《七十自述》詩:“一桂枝高手已攀,臚傳聲里另排班?!?/span>
國語辭典
臚傳[ lú chuán ]
⒈ ?上級傳話給下級。
引《莊子·外物》:「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⒉ ?傳告皇帝的詔旨。
引《新唐書·卷一五〇·齊映傳》:「映為人白皙長大,言音鴻爽,故帝常令侍左右,或前馬臚傳詔旨?!?/span>
⒊ ?科舉時(shí),宣旨唱名,傳呼新進(jìn)士晉見天子。明·湯顯祖也作「臚唱」。
引《牡丹亭·第五一出》:「文字已看詳,臚傳須唱。」
臚傳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臚 | l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臚(臚) lú(ㄌㄨˊ) ⒈ ?傳語,陳述:臚布(宣布,陳述)。臚言(傳言)。臚句(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傳語告上為“句”)。臚心(陳述心情)。臚唱(科舉時(shí)代進(jìn)士殿試后,按甲第唱名傳呼召見。亦稱“傳臚”)。 ⒉ ?陳列:臚列。 ⒊ ?〔鴻臚〕古代官名。 ⒋ ?腹前的肉。 異體字 臚 ? 造字法 形聲:從月、盧聲 English arrange in order; display |
傳 | chuán zhuàn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傳(傳) chuán(ㄔㄨㄢˊ) ⒈ ?轉(zhuǎn)( zhuǎn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tǒng)。言傳身教。 ⒉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jié)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 其他字義 傳(傳) zhuàn(ㄓㄨㄢˋ) ⒈ ?解說經(jīng)義的文字:經(jīng)傳。《左傳》。 ⒉ ?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小傳。自傳。紀(jì)傳。傳記。傳略。樹碑立傳。 ⒊ ?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 |
臚傳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臚傳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