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斷
- 拼音lùn duàn
- 注音ㄌㄨㄣˋ ㄉㄨㄢˋ
- 繁體論斷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論斷[ lùn duàn ]
⒈ ?斷定或肯定為一種性質(zhì)、屬性或特性。
例邏輯的效用是用一個單一的實例來論斷對其一切同類型事物都是真的。
英predicate; conclusion; inference; judgement; thesis;
引證解釋
⒈ ?推論判斷。
引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然至疑難處,輒掩卷自思,及有所得,多出儒先論斷之外?!?br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于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 太史公 能之?!?br />阿英 《關(guān)于<中國小說史略>》:“在研究過程中,怎樣探索傾向影響,闡明藝術(shù)特征,然后自抒卓見,作出合理的分析論斷?!?/span>
⒉ ?指論證斷定。
引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前言》:“論斷《左傳》成書年代,首先要引 崔述 《洙泗考信録餘録》?!?/span>
⒊ ?判決罪案。
引《明史·刑法志一》:“其雜犯大小之罪,悉依贖罪例論斷?!?/span>
國語辭典
論斷[ lùn duàn ]
⒈ ?推論、辨析后,加以判斷。
例如:「在未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前,不宜主觀的論斷誰是誰非?!?/span>
論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論 | lùn lún | 讠 | 6畫 | 基本字義 論(論) lùn(ㄌㄨㄣˋ) ⒈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diǎn)。論辯。論據(jù)。論者。議論。討論。辯論。 ⒉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⒊ ?學(xué)說,有系統(tǒng)的主張:系統(tǒng)論。 ⒋ ?看待:一概而論。 ⒌ ?衡量,評定:論罪。論功行賞。 ⒍ ?按照:論件。論資排輩。 ⒎ ?姓。 其他字義 論(論) lún(ㄌㄨㄣˊ) ⒈ ?古同“倫”,條理。 ⒉ ?〔論語〕中國古書名,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 |
斷 | duàn | 斤 | 11畫 | 基本字義 斷(斷) duàn(ㄉㄨㄢˋ) ⒈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fēng)箏。 ⒉ ?不繼續(xù),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 zhóng )。斷交。斷片。斷續(xù)。斷子絕孫。 ⒊ ?判定,決定:判斷。診斷。斷獄(審理和判決罪案)。 ⒋ ?一定,絕對:斷乎不可。斷然施行。 異體字 斷 ? 漢英互譯 break、break off、give up、sever、snap、stop 相關(guān)字詞 續(xù) 造字法 會意 |
論斷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論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