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贊
- 拼音lùn zàn
- 注音ㄌㄨㄣˋ ㄗㄢˋ
- 繁體論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論贊[ lùn zàn ]
⒈ ?附在史傳后面的評(píng)語。司馬遷《史記》稱“太史公曰”,班固《漢書》、范曄《后漢書》皆稱“贊”,荀悅《漢紀(jì)》稱“論”,陳壽《三國志》稱“評(píng)”,謝承《后漢書》稱“詮”,其他或稱“議”,或稱“述”,名稱不一。
引證解釋
⒈ ?附在史傳后面的評(píng)語。 司馬遷 《史記》稱“太史公 曰”, 班固 《漢書》、 范曄 《后漢書》皆稱“贊”, 荀悅 《漢紀(jì)》稱“論”, 陳壽 《三國志》稱“評(píng)”, 謝承 《后漢書》稱“詮”,其他或稱“議”,或稱“述”,名稱不一。
引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其名萬殊,其義一揆。必取便於時(shí)者,則總歸論贊焉?!?br />明 歸有光 《<史論>序》:“遺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論贊之體,為書若干萬言。”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中:“羹墻可晤,構(gòu)論贊于先師?!?/span>
國語辭典
論贊[ lùn zàn ]
⒈ ?史傳末所附的評(píng)論。漢朝司馬遷的《史記》稱太史公曰,班固的《漢書》、南朝宋范曄的《后漢書》稱贊,晉朝陳壽的《三國志》稱評(píng),漢朝荀悅的《漢紀(jì)》稱論。其名雖殊,義則一致。唐朝劉知幾的《史通》一書,總稱為論贊,今皆沿用。
論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贊 | zàn | 貝 | 16畫 | 基本字義 贊(贊) zàn(ㄗㄢˋ) ⒈ ?幫助,輔佐:贊助。贊劃。贊襄(協(xié)助)。贊理。贊成。 ⒉ ?主持禮儀:贊禮。 ⒊ ?夸獎(jiǎng),稱揚(yáng):贊嘆。贊許。贊揚(yáng)。贊和( hé )。贊頌。贊賞。贊詞。贊譽(yù)。稱贊。 ⒋ ?一種文體,用于頌揚(yáng)人物:小贊。像贊。 異體字 贊 賛 讚 漢英互譯 assist、commend、favour、praise、support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help, support, assist, aid |
論 | lùn lún | 讠 | 6畫 | 基本字義 論(論) lùn(ㄌㄨㄣˋ) ⒈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diǎn)。論辯。論據(jù)。論者。議論。討論。辯論。 ⒉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⒊ ?學(xué)說,有系統(tǒng)的主張:系統(tǒng)論。 ⒋ ?看待:一概而論。 ⒌ ?衡量,評(píng)定:論罪。論功行賞。 ⒍ ?按照:論件。論資排輩。 ⒎ ?姓。 其他字義 論(論) lún(ㄌㄨㄣˊ) ⒈ ?古同“倫”,條理。 ⒉ ?〔論語〕中國古書名,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 |
論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論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