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蟲
- 拼音luǒ chóng
- 注音ㄌㄨㄛˇ ㄔㄨㄥˊ
- 繁體倮蟲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倮蟲[ luǒ chóng ]
⒈ ?身無羽毛鱗甲的動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證解釋
⒈ ?身無羽毛鱗甲的動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大戴禮記·易本命》:“倮之蟲三百六十,而圣人為之長?!?br />漢 王充 《論衡·遭虎》:“夫虎,毛蟲;人,倮蟲。毛蟲飢,食倮蟲,何變之有?”
清 龔自珍 《釋風》:“且吾與子何物?固曰:倮蟲?!?/span>
國語辭典
倮蟲[ luǒ chóng ]
⒈ ?沒有羽毛或鱗介以蔽身的動物。也作「裸蟲」。
引《孔子家語·執(zhí)轡》:「倮蟲三百有六十,而人為之長,此干巛之美也?!?/span>
倮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倮 | luǒ | 亻 | 10畫 | 基本字義 倮 luǒ(ㄌㄨㄛˇ) ⒈ ?同“裸”。 異體字 裸 English bare, naked, uncovered |
蟲 | chóng | 蟲 | 6畫 | 基本字義 蟲(蟲) chóng(ㄔㄨㄥˊ) ⒈ ?節(jié)肢動物的一類:昆蟲。益蟲。雕蟲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⒉ ?動物的通稱:大蟲(老虎)。長蟲(蛇)。介蟲(有介殼的蟲子)。 異體字 虺 蟲 ? 漢英互譯 insect、worm、bug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
倮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倮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