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鵝
- 拼音luò yáng é
- 注音ㄌㄨㄛˋ 一ㄤˊ ㄜˊ
- 繁體雒陽鵝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雒陽鵝[ luò yáng é ]
⒈ ?洛陽的鵝。常用為胡人兵亂之典。雒,通“洛”。
引證解釋
⒈ ?洛陽 的鵝。常用為胡人兵亂之典。雒,通“洛”。參見“雙鵝”。
引清 楊潮觀 《魯仲連單鞭蹈?!罚骸瓣悓?雞叫的乖, 雒陽 鵝扇的歪?!?/span>
雒陽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陽 | yáng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陽(陽) 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國古代哲學(xué)認(rèn)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zhì)的兩大對(duì)立面之一,與“陰”相對(duì):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二氣。圖形:?(U+268A)。 ⒊ ?指“太陽”:陽光。陽面。陽歷。向陽。夕陽。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陽(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陽(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溫暖:陽春。 ⒍ ?外露的,明顯的:陽溝。陽奉陰違。 ⒎ ?凸出的:陽文圖章。 ⒏ ?關(guān)于活人的:陽間(人世間 |
雒 | luò | 隹 | 14畫 | 基本字義 雒 luò(ㄌㄨㄛˋ) ⒈ ?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 ⒉ ?古同“烙”,烙印。 ⒊ ?姓。 異體字 洛 烙 讎 造字法 形聲:從各、隹聲 |
鵝 | é | 鳥 | 12畫 | 基本字義 鵝(鵝) é(ㄜˊ) ⒈ ?家禽,比鴨子大,頸長,喙扁闊,尾短,體白色或灰色,額部有肉質(zhì)突起,雄的突起較大,頸長,腳大有蹼,善游水:白鵝。鵝毛。鵝卵石。鵝毛大雪。 異體字 鵝 鵞 ? ? 漢英互譯 goose、goosey、goosie 造字法 形聲:從鳥、我聲 English goose |
雒陽鵝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雒陽鵝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