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
- 拼音mǎng páo
- 注音ㄇㄤˇ ㄆㄠ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蟒袍[ mǎng páo ]
⒈ ?古代官員的禮服。上繡蟒形,故稱。又名花衣、蟒服。婦女受有封誥的,也可以穿。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官員的禮服。上繡蟒形,故稱。又名花衣、蟒服。婦女受有封誥的,也可以穿。參閱《清通志·器服三》。
引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辭歲》:“凡除夕,蟒袍補(bǔ)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原來(lái)那位新人,早已把鳳冠除下,卻仍舊穿的蟒袍霞帔,在新?tīng)椛蠑[了一副 廣東 紫檀木的鴉片煙盤(pán),盤(pán)中煙具,十分精良,新人正躺在新?tīng)棾耘f公煙呢?!?br />洪深 《戲劇導(dǎo)演的初步知識(shí)》下篇二:“舊戲行頭中的蟒袍長(zhǎng)靠,仍得用一主色,使全體有混一的傾向的?!?/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蟒袍[ mǎng páo ]
⒈ ?明、清時(shí)皇帝或皇親國(guó)戚參加慶典才穿的禮服。皇子、親王的蟒袍為九蟒,五爪,金黃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為四爪,除金黃色外,有古銅或白色,因人不同。
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應(yīng)天府尹大人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guò)了禮,立起身來(lái),把兩把遮陽(yáng)遮著臉?!?/span>
英語(yǔ)official robe worn by ministers during the Ming 明 (1368-1644)? and Qing 清 (1644-1911)? dynasties
法語(yǔ)robe brodée de pythons
蟒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袍 | páo | 衤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袍 páo(ㄆㄠˊ) ⒈ ?中式長(zhǎng)衣:袍子。長(zhǎng)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舊時(shí)軍人相稱)。袍澤(“袍”和“澤”均為古代衣服,后以此稱軍隊(duì)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誼”、“袍袍故舊”)。 ⒉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異體字 袌 漢英互譯 gown、robe 造字法 形聲:從衣、包聲 English long gown, robe, cloak |
蟒 | mǎng měng | 蟲(chóng) | 16畫(huà) | 基本字義 蟒 mǎng(ㄇㄤˇ) ⒈ ?一種無(wú)毒的大蛇,體長(zhǎng)可達(dá)六米,大多生活在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獸(亦稱“蚺蛇”)。 其他字義 蟒 měng(ㄇㄥˇ) ⒈ ?〔蟅蟒〕見(jiàn)“蟅”。 異體字 蠎 漢英互譯 boa、python 造字法 形聲:從蟲(chóng)、莽聲 English python, boa constrictor |
蟒袍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蟒袍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