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
- 拼音máng zhòng
- 注音ㄇㄤˊ ㄓㄨㄥˋ
- 繁體芒種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芒種[ máng zhòng ]
⒈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6月5、6或7日。
英Bearded Grain;
引證解釋
⒈ ?指稻、麥之類有芒刺的谷物。
引《周禮·地官·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br />鄭玄 注:“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br />晉 郭璞 《江賦》:“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
⒉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一般都在每年公歷六月六日前后。參見“二十四節(jié)氣”。
引《逸周書·時(shí)訓(xùn)》:“芒種之日,螳螂生?!?br />《說郛》卷九引 宋 馬永卿 《嬾真子錄》:“所謂芒種五月節(jié)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家只覺得忙過殘冬,早到新春……纔過芒種,便是大秋。”
國語辭典
芒種[ máng zhòng ]
⒈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國歷六月六日或七日,因此時(shí)節(jié)谷物開出芒花,故稱為「芒種」。
⒉ ?稻麥。
引《文選·左思·魏都賦》:「甘荼伊蠢,芒種斯阜。」
《文選·木華·海賦》:「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
英語Mangzhong or Grain in Beard, 9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 6th-20th June
德語?hrentage, ?hrenzeit, K?rner mit Grannen (9. von 24 Stationen des Jahres - 5. - 7. Juni)?
芒種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芒 | máng | 艸 | 6畫 | 基本字義 芒 máng(ㄇㄤˊ) ⒈ ?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xì)刺:針尖對麥芒。初露鋒芒。 ⒉ ?像芒的東西:光芒。 ⒊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xì)長有尖,葉除可作綠籬和布置庭園外,又可作造紙?jiān)虾途幙棽菪廴~可做牛的飼料。 異體字 笀 杧 ? 漢英互譯 arista、awn 造字法 形聲:從艸、亡聲 English Miscanthus sinensis |
種 | zhǒng zhòng chóng | 禾 | 9畫 | 基本字義 種(種) zhǒng(ㄓㄨㄥˇ) ⒈ ?生物在生態(tài)和形態(tài)上具有不同特點(diǎn)的分類的基本單位:物種。種差( chā ), ⒉ ?植物果實(shí)中能長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zhì):種子。種禽。種畜。撒種。配種。 ⒊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人種。種族。 ⒋ ?量詞,表示類別、式樣:種種。兩種人。 ⒌ ?指膽量或骨氣:有種。沒種。 其他字義 種(種) zhòng(ㄓㄨㄥˋ) ⒈ ?把種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長:種地。栽種。 |
芒種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芒種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