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猺
- 拼音mán yáo
- 注音ㄇㄢˊ 一ㄠˊ
- 繁體蠻猺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蠻猺[ mán yáo ]
⒈ ?亦作“蠻徭”。
⒉ ?舊時(shí)對少數(shù)民族瑤族的蔑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蠻徭”。舊時(shí)對少數(shù)民族瑤族的蔑稱。
引宋 葉適 《朝議大夫蔣公墓志銘》:“武陵 二年,軍律嚴(yán)靜, 蠻猺 震服,省地晏然?!?br />清 泣紅 《胭脂血彈詞》第六回:“苦則苦,艷質(zhì)消磨烽火里;愁則愁,紅顏怎得敵 蠻猺 ?”
王闿運(yùn) 《<桂陽州志>序》:“蠲稅課農(nóng), 蠻徭 大和?!?/span>
蠻猺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猺 | yáo | 犭 | 13畫 | 基本字義 猺 yáo(一ㄠˊ) ⒈ ?〔青猺〕哺乳動(dòng)物,大小像貓,四肢較短,體背灰棕色,棲息山林中,吃谷物、果實(shí)等,肉味鮮美,毛皮可以做衣物。亦稱“果子貍”、“花面貍”。 ⒉ ?〔黃猺〕即“青鼬”,哺乳動(dòng)物,體長圓形,四肢短,耳朵大,棲息樹林中,捕食鼠、鳥等,毛皮可做衣服。 統(tǒng)一碼 猺字UNICODE編碼U+733A,10進(jìn)制: 29498,UTF-32: 0000733A,UTF-8: E7 8C BA。 猺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蠻 | mán | 蟲 | 12畫 | 基本字義 蠻(蠻) mán(ㄇㄢˊ) ⒈ ?粗野,兇惡,不通情理:野蠻。蠻橫( hèng )。蠻不講理。 ⒉ ?愣,強(qiáng)悍:一味蠻干。 ⒊ ?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蠻荒。 ⒋ ?方言,相當(dāng)于“很”:蠻好。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quite、rough、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
蠻猺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蠻猺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