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耏
- 拼音mào ér
- 注音ㄇㄠˋ ㄦ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冒耏[ mào ér ]
⒈ ?謂連鬢胡須。一說,頭著巾而須長。古以指西域人。
引證解釋
⒈ ?謂連鬢胡須。一說,頭著巾而須長。古以指西域人。
引《后漢書·章帝紀(jì)》:“沙漠之北, 蔥領(lǐng) 之西,冒耏之類,跋涉 懸度 ……咸來助祭?!?br />李賢 注:“《字書》曰:‘耏,多須貌,音而?!皂汈W多,蒙冒其面?;蛟?,西域人多著冒而﹝須﹞長,故舉以為言也。”
黃侃 《讀<漢書><后漢書>札記》:“冒,蠻夷頭衣;耏即而,須髯也,今西夷皆可以此呼之?!?/span>
冒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冒 | mào mò | 冂 | 9畫 | 基本字義 冒 mào(ㄇㄠˋ) ⒈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①煙往上升;②發(fā)怒)。冒汗。冒尖。 ⒉ ?不顧(惡劣的環(huán)境或危險(xiǎn)等),頂著:冒雨。冒險(xiǎn)。冒死。 ⒊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jìn)(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jìn)行)。 ⒋ ?用假的充當(dāng)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頂替。 ⒌ ?復(fù)蓋:“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⒍ ?貪污:“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⒎ ?古同“帽”。 ⒏ ?古同“?!?,玳瑁。 ⒐ ?姓。 其 |
耏 | ér nài | 而 | 9畫 | 基本字義 耏 ér(ㄦˊ) ⒈ ?古同“而”,胡須:“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⒉ ?獸多毛。 ⒊ ?古水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⒋ ?姓。 其他字義 耏 nài(ㄋㄞˋ) ⒈ ?古代剃去頰須、以示懲處的一種輕刑:“刑有髡、鉗、刖、劓,小罪耏。” 異體字 而 耐 English whiskers |
冒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冒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