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熊
- 拼音māo xióng
- 注音ㄇㄠ ㄒㄩㄥˊ
- 繁體貓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貓熊[ māo xióng ]
⒈ ?小貓熊,小熊貓( Ailurus fulgens ),喜馬拉雅山區(qū)產(chǎn)的一種長尾食肉類動物,身上有長毛,基本呈現(xiàn)赤銹色,有黑色的斑點(diǎn)和條紋,吻部、頰部和兩耳有明顯的白點(diǎn)。
英panda;
⒉ ?大貓熊或稱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 ),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qū)高山中,大體上像只熊,與浣熊有親緣關(guān)系。有時亦自成一科,大致是上體白色、下體黑色,眼周有黑斑,耳黑色。
引證解釋
⒈ ?又稱熊貓、大熊貓、大貓熊。哺乳動物。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尾短。毛密而有光澤。眼周、兩耳、四肢和肩部黑褐色,其余部位均為白色。性耐寒,生活在高山有竹叢的樹林中,吃竹葉、竹筍。僅產(chǎn)于我國 四川 西部和北部、 甘肅 南部、 西藏 東部及 陜西 南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珍貴的動物。
國語辭典
貓熊[ māo xióng ]
⒈ ?動物名。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一種哺乳動物,身長約一點(diǎn)五公尺,體肥胖,外形像熊,尾粗短,頭、胸、腹、背、臀白色,四肢、耳朵、眼圈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以竹葉、竹筍為食。分布于大陸四川和鄰近的西藏部分地區(qū)。
貓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熊 | xióng | 灬 | 14畫 | 基本字義 熊 xióng(ㄒㄩㄥˊ) ⒈ ?哺乳動物,體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腳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樹,種類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貴食品)。熊膽(熊的膽,可入藥)。熊包(喻無能的人,廢物)。 ⒉ ?方言,指斥責(zé):挨了一頓熊。 ⒊ ?姓。 異體字 熋 能 ? 漢英互譯 bear 造字法 形聲:從灬、能聲 English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
貓 | māo máo | 犭 | 11畫 | 基本字義 貓 māo(ㄇㄠ) ⒈ ?哺乳動物,面呈圓形,腳有利爪,行動敏捷,會捉老鼠。 ⒉ ?方言,躲藏。 其他字義 貓 máo(ㄇㄠˊ) ⒈ ?〔貓腰〕彎腰。亦稱“毛腰”。 異體字 貓 漢英互譯 cat、grimalkin、moggy、puss、pussy、pussycat 造字法 形聲:從犭、苗聲 English cat |
貓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貓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