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匿法
- 拼音miǎn nì fǎ
- 注音ㄇ一ㄢˇ ㄋ一ˋ ㄈㄚˇ
- 繁體緬匿法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緬匿法[ miǎn nì fǎ ]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隱身術(shù)。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隱身術(shù)。
引《三國志·魏志·張魯傳》“雄據(jù) 巴 漢 垂三十年”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熹平 中,妖賊大起,三輔有 駱曜 ……教民緬匿法?!?br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裴松之<三國志>補(bǔ)》:“《張魯傳》註引《典略》 駱曜 教民緬匿法,緬匿法不可解,或是《抱樸子》介象蔽形之術(shù)耶?”
緬匿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匿 | nì | 匚 | 10畫 | 基本字義 匿 nì(ㄋ一ˋ) ⒈ ?隱藏,躲藏:隱匿。藏匿。匿名。銷聲匿跡。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nceal、hide 相關(guān)字詞 藏、躲 造字法 形聲:從匚、若聲 English hide; go into hiding |
緬 | miǎn | 纟 | 12畫 | 基本字義 緬(緬) miǎn(ㄇ一ㄢˇ) ⒈ ?遙遠(yuǎn):緬懷。緬述。緬念。緬邈(遙遠(yuǎn)難及)。 異體字 緬 造字法 形聲:從纟、面聲 English distant, remote; think of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jì)。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duì)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dú)立參與民事活動(dòng),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huì)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shè)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緬匿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緬匿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