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碑
- 拼音miào táng bēi
- 注音ㄇ一ㄠˋ ㄊㄤˊ ㄅㄟ
- 繁體廟堂碑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廟堂碑[ miào táng bēi ]
⒈ ?即《孔子廟堂碑》。立于唐貞觀初,虞世南撰并書(shū),記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孫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葺孔廟等事,書(shū)法俊朗圓腴,內(nèi)剛外柔,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隨廟毀。武后長(zhǎng)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額,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彥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稱(chēng)“西廟堂碑”。山東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稱(chēng)“東廟堂碑”。東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參閱《金石粹編》卷四一。
引證解釋
⒈ ?即《孔子廟堂碑》。立于 唐 貞觀 初, 虞世南 撰并書(shū),記述 唐 武德 九年封 孔子 二十三世孫 孔德倫 為“褒圣侯”及修葺 孔 廟等事,書(shū)法俊朗圓腴,內(nèi)剛外柔,為 唐 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隨廟毀。 武后 長(zhǎng)安 三年重刻,相王 李旦 篆額,冠以“大周”二字, 大中 四年琢去,后佚。 宋 初 王彥超 重刻,今存 西安 碑林,俗稱(chēng)“西廟堂碑”。 山東 城武 亦存一石, 元 刻,稱(chēng)“東廟堂碑”。東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參閱《金石粹編》卷四一。
廟堂碑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堂 | táng | 土 | 11畫(huà) | 基本字義 堂 táng(ㄊㄤˊ) ⒈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禮堂。澡堂。 ⒉ ?同祖父的親屬關(guān)系:堂房。堂兄弟。 ⒊ ?舊時(shí)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大堂。公堂。過(guò)堂。 ⒋ ?量詞:上了一堂課。一堂家具。 異體字 ? 坣 隚 漢英互譯 hall、of the same clan、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聲:從尚、土聲 English hall; government office |
廟 | miào | 廣 | 8畫(huà) | 基本字義 廟(廟) miào(ㄇ一ㄠˋ) ⒈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廟。宗廟。太廟。 ⒉ ?供神佛或歷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廟。岳廟。寺廟。 ⒊ ?王宮的前殿,泛指朝廷:廟堂。 異體字 廟 庿 漢英互譯 joss house、shrine、templ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 |
碑 | bēi | 石 | 13畫(huà) | 基本字義 碑 bēi(ㄅㄟ) ⒈ ?刻上文字紀(jì)念事業(yè)、功勛或作為標(biāo)記的石頭:石碑。豐碑。墓碑??诒?。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huà))。碑拓( 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設(shè)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shù)的標(biāo)志;b.喻在歷史發(fā)展進(jìn)程中可以作為象征或標(biāo)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tele 造字法 形聲:從石、卑聲 English stone tablet; gravestone |
廟堂碑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廟堂碑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