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
- 拼音mí hóu
- 注音ㄇ一ˊ ㄏㄡˊ
- 繁體獼猴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獼猴[ mí hóu ]
⒈ ?哺乳動(dòng)物。猴的一種。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紅,兩頰有頰囊;臀部有紅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嘩好鬧。以野果、野菜等為食物。
引證解釋
⒈ ?哺乳動(dòng)物。猴的一種。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紅,兩頰有頰囊;臀部有紅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嘩好鬧。以野果、野菜等為食物。
引漢 淮南小山 《招隱士》:“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br />唐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獼猴看櫪馬,鸚鵡喚家人。”
魯迅 《墳·人之歷史》:“中國 邇?nèi)?,進(jìn)化之語,幾成常言,喜新者憑以麗其辭,而篤故者則病儕人類於獼猴?!?/span>
國語辭典
獼猴[ mí hóu ]
⒈ ?動(dòng)物名。脊椎動(dòng)物門哺乳綱靈長目。面赤色,毛灰褐,尾短,善怒,產(chǎn)于川廣山中。因好拭面如沐,故也稱為「沐猴」、「猴猻」、「猢猻」、「狝猴」。
獼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獼 | mí | 犭 | 11畫 | 基本字義 獼(獼) mí(ㄇ一ˊ) ⒈ ?〔獼猴〕哺乳動(dòng)物,猴的一種,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黃色,面部微紅色,尾短,四肢都像人。以野果、野菜等為食物。古亦稱“母猴”、“沐猴”。 ⒉ ?(獼) 異體字 獼 造字法 形聲:從犭、彌聲 English macacus monkey |
猴 | hóu | 犭 | 12畫 | 基本字義 猴 hóu(ㄏㄡˊ) ⒈ ?哺乳動(dòng)物,種類很多,行動(dòng)靈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戲。猴頭。猴拳。猴棗(中醫(yī)指獼猴內(nèi)臟的結(jié)石)。 ⒉ ?喻機(jī)靈的人:猴兒精。 ⒊ ?方言,乖巧,機(jī)敏(多指孩子)。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monkey 造字法 形聲:從犭、侯聲 English monkey, ape; monkey-like |
獼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獼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