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
- 拼音mín bīng
- 注音ㄇ一ㄣˊ ㄅ一ㄥ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民兵[ mín bīng ]
⒈ ?不脫離生產(chǎn)的群眾性人民武裝組織。也稱其成員。
英militia,people’s militia;
⒉ ?古時稱列入兵籍,平日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戰(zhàn)時應召入伍的農(nóng)民。
引證解釋
⒈ ?古時指鄉(xiāng)兵,列入兵籍,有事則征召入伍。
引《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元年》:“董璋 閲集民兵,皆剪髮黥面,復於 劍門 北置 永定關(guān),布列烽火?!?br />《玉?!肪硪蝗乓稇c歷兵錄》:“凡軍有四:……四曰民兵,農(nóng)之徤而材者籍之,闕者輒補,歲一閲焉?!?br />《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 亮 自教之,可以待敵?!?br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歐陽文忠公文》:“御邊非參用民兵,不可習其地利,知賊虛實?!?/span>
⒉ ?指民間組織的武裝。
⒊ ?今指不脫離生產(chǎn)的、群眾性的人民武裝組織。亦指這種組織的成員。
引邵子南 《地雷陣》:“組織民兵,他當了武委會主任,又改為中隊長?!?br />邵子南 《地雷陣》:“吃罷飯, 李勇 就到中隊部去,集合民兵,整理爆炸工具。”
國語辭典
民兵[ mín bīng ]
⒈ ?由人民組織而成的武裝部隊。平時將軍事教育實施于民間,使國民具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及技能,遇戰(zhàn)時組織起來編成部隊,擔任戰(zhàn)斗任務,稱為「民兵」。
引《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臨敵則驅(qū)民兵在前,名曰『敢死隊』,賊勢浩大?!?/span>
英語people's militia, militia, militiaman
德語Miliz, Volksmiliz (S)?, Milizion?r, Milizsoldat (S)?
法語milice, armée de milice
民兵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民 | mín | 乛 | 5畫 | 基本字義 民 mín(ㄇ一ㄣˊ) ⒈ ?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內(nèi)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guī)定的公民權(quán)利并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 ⒉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⒊ ?勞動大眾的,非官方的:民間。民歌。民諺。民風。民情。 ⒋ ?某族的人:漢民?;孛?。 ⒌ ?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農(nóng)民。漁民。 ⒍ ?非軍事的:民品。民航。 ⒎ ?同“苠”。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ivilian、folk、the people 相 |
兵 | bīng | 八 | 7畫 | 基本字義 兵 bīng(ㄅ一ㄥ) ⒈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jīng)過戰(zhàn)斗而取得勝利)。 ⒉ ?戰(zhàn)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⒊ ?與軍事或戰(zhàn)爭有關(guān)事物的統(tǒng)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zhàn)爭的爭端)。兵書。兵諫(進諫時以武力要挾,迫使必從)。兵荒馬亂。兵貴神速。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ms、soldiers 相關(guān)字詞 卒 造字法 會意:從丘、從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
民兵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民兵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