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臺
- 拼音míng tái
- 注音ㄇ一ㄥˊ ㄊㄞˊ
- 繁體明臺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明臺[ míng tái ]
⒈ ?傳說為黃帝聽政之所。
⒉ ?泛指古代帝王議政的地方。
⒊ ?舊時對高級官吏的尊稱。
引證解釋
⒈ ?傳說為 黃帝 聽政之所。
引《管子·桓公問》:“黃帝 立明臺之議者,上觀於賢也?!?br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軒轅 有明臺之議, 放勛 有衢室之問,皆所以廣詢於下也?!?/span>
⒉ ?泛指古代帝王議政的地方。參見“明堂”。
引《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思政明臺,訪道宣室。”
張銑 注:“明臺,明堂也。天子布政之宮?!?br />唐 武則天 《唐大享拜洛樂章·昭和》:“奉成先旨,明臺畢功?!?br />清 杜濬 《后快哉行》:“明臺懸鏡光熊熊,賊智焉能廋某某。”
⒊ ?舊時對高級官吏的尊稱。
引明 無名氏 《贈書記·俠妓極刑》:“匪欺,望明臺鑒察真虛?!?/span>
國語辭典
明臺[ míng tái ]
⒈ ?古時議政的地方。
引《管子·桓公問》:「黃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于賢也?!?br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昔管仲稱軒轅有明臺之議,則其來遠矣。」
明臺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臺 | tái tāi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臺(臺、檯、颱) tái(ㄊㄞˊ) ⒈ ?高平的建筑物:亭臺樓閣。 ⒉ ?敬辭,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臺鑒。臺甫。 ⒊ ?像臺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臺。窗臺。燈臺。 ⒋ ?量詞:一臺戲。 ⒌ ?臺灣省的簡稱:臺胞。臺幣。 ⒍ ?姓。 ⒎ ?桌子、案子:寫字臺。 ⒏ ?發(fā)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fēng)暴,稱“臺風(fēng)”。 其他字義 臺 tāi(ㄊㄞ) ⒈ ?〔天臺〕①山名,在中國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國浙江省。 異體字 ? |
明 | míng | 日 | 8畫 | 基本字義 明 míng(ㄇ一ㄥˊ) ⒈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凈。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⒉ ?清楚:明白。明顯。明晰。明了。明確。明朗。 ⒊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義。 ⒋ ?公開,不隱蔽:明說。明講。明處。 ⒌ ?能夠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聰目明。眼明手快。 ⒍ |
明臺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明臺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