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舌
- 拼音mí shé
- 注音ㄇ一ˊ ㄕㄜ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麋舌[ mí shé ]
⒈ ?草名。麋,通“蘪”。
引證解釋
⒈ ?草名。麋,通“蘪”。
引《爾雅·釋草》:“萿,麋舌?!?br />郭璞 注:“今麋舌草,春生,葉似舌?!?br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其陸卉則紫鱉、緑葹、天著、山韭、雁齒、麋舌、牛脣、彘首。”
麋舌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舌 | shé | 舌 | 6畫 | 基本字義 舌 shé(ㄕㄜˊ) ⒈ ?人或動物嘴里辨別滋味、幫助咀嚼和發(fā)音的器官:舌頭。舌耕(a.指讀書勤奮;b.舊時學者授徒,依口說謀生,好像農夫耕田得粟)。唇槍舌劍。 ⒉ ?語言辯論的代稱:舌戰(zhàn)(激烈議論)。 ⒊ ?像舌頭的東西:帽舌?;鹕?。 ⒋ ?鈴或釋中的錘。 ⒌ ?指箭靶兩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ingua、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
麋 | mí | 鹿 | 17畫 | 基本字義 麋 mí(ㄇ一ˊ) ⒈ ?〔麋鹿〕哺乳動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體看哪種動物都不像,原產中國,是一種珍貴的稀有獸類。俗稱“四不像”。 異體字 ? 麊 造字法 形聲:從鹿、米聲 English elk; surname |
麋舌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麋舌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