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與京
- 拼音mò zhī yǔ jīng
- 注音ㄇㄛˋ ㄓ ㄩˇ ㄐ一ㄥ
- 繁體莫之與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莫之與京[ mò zhī yǔ jīng ]
⒈ ?謂大得無法相比。京,猶大。
引證解釋
⒈ ?謂大得無法相比。京,猶大。
引《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br />孔穎達 疏:“莫之與京,謂無與之比大。”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弟兄姻媾皆甲門,內(nèi)外隆盛,莫之與京。”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彼區(qū)區(qū)文儒之異傳,齗齗經(jīng)人之異師,皆所謂得支亡干,守隅昧方。偉哉絶業(yè),莫之與京已?!?/span>
國語辭典
莫之與京[ mò zhī yǔ jīng ]
⒈ ?京,大。莫之與京指沒有什么比它更大。形容極大。也作「大莫與京」。
引《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莫之與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之 | zhī | 丶 | 3畫 | 基本字義 之 zhī(ㄓ) ⒈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⒉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⒋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⒌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⒍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薄?異體字 ? 漢英互譯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上像向前的腳,下 |
與 | yǔ yù yú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與(與) yǔ(ㄩˇ) ⒈ ?和,跟:正確與錯誤。與虎謀皮。生死與共。 ⒉ ?給:贈與。與人方便。 ⒊ ?交往,友好:相與。與國(相互交好的國家)。 ⒋ ?〔與其〕比較連詞,常跟“不如”、“寧可”連用。 ⒌ ?贊助,贊許:與人為善。 其他字義 與(與) yù(ㄩˋ) ⒈ ?參加:參與。與會。 其他字義 與(與) yú(ㄩˊ) ⒈ ?同“歟”。 異體字 與 漢英互譯 and、attend、get along with、give、help、offer、take part in、with 相關(guān)字詞 取 造字法 會意 |
莫 | mò mù | 艸 | 10畫 | 基本字義 莫 mò(ㄇㄛˋ) ⒈ ?不要:莫哭。 ⒉ ?沒有,無: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⒊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須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愛莫能助。 ⒋ ?古同“漠”,廣大。 ⒌ ?姓。 其他字義 莫 mù(ㄇㄨˋ) ⒈ ?古同“暮”。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don't、no、no one、nothing 造字法 會意 |
京 | jīng | 亠 | 8畫 | 基本字義 京 jīng(ㄐ一ㄥ) ⒈ ?國都(現(xiàn)特指中國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華(因京都是文物、人才匯集的地方,所以稱京都為“京華”)。京畿(國都和國都附近的地方)。京劇。京師(首都的舊稱)。京繡。京菜。 ⒉ ?大。 ⒊ ?古代數(shù)名,指一千萬,亦指一億兆。 ⒋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京族。 ⒌ ?姓。 異體字 亰 漢英互譯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Beij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apital city |
莫之與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莫之與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