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
- 拼音nà de
- 注音ㄋㄚˋ ˙ㄉㄜ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那得[ nà de ]
⒈ ?怎得;怎會;怎能。
引證解釋
⒈ ?怎得;怎會;怎能。
引《三國志·魏志·曹洪傳》“於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太祖 曰:‘我家貲那得如 子廉 耶!’”
唐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詩:“離居見新月,那得不思君?!?br />明 高啟 《方隱君山園》詩:“乃知厚業(yè)要德守,那得衰榮但言命?”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xù)輯·“矛盾”的繼續(xù)》:“中國 有這幾百萬幾萬萬甘心做洋奴的人,那得不亡國!”
國語辭典
那得[ nǎ dé ]
⒈ ?不得、那里有。
引宋·辛棄疾〈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詞:「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span>
⒉ ?何以能夠。
引宋·朱熹〈觀書有感〉詩二首之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span>
那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那 | nà nǎ nèi nā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那 nà(ㄋㄚˋ) ⒈ ?指較遠的時間、地方或事物,與“這”相對:那里。那個。那樣。那些。那時。那么。 其他字義 那 nǎ(ㄋㄚˇ) ⒈ ?同“哪”(一)(中國大陸地區(qū)已不用)。 其他字義 那 nèi(ㄋㄟˋ) ⒈ ?義同(一),“那”和“一”連讀的合音,但指數(shù)量時不限于一:那個。那五年。 其他字義 那 nā(ㄋㄚ) ⒈ ?姓。 異體字 哪 挪 ? 郍 漢英互譯 that、the 相關(guān)字詞 這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that, that one, those |
得 | dé děi de | 彳 | 11畫 | 基本字義 得 dé(ㄉㄜˊ) ⒈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 kòng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⒉ ?適合:得勁。得當( dàng )。得法。得體。 ⒊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⒋ ?完成,實現(xiàn):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⒌ ?可以,許可:不得隨地吐痰。 ⒍ ?口語詞(a.表禁止,如“得了,別說了”;b.表同意,如“得,就這么辦”)。 其他字義 得 děi(ㄉㄟˇ) ⒈ ?必須,須要:可得注意。 ⒉ ?極舒服,極適意:這 |
那得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那得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