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諫
- 拼音nà jiàn
- 注音ㄋㄚˋ ㄐ一ㄢˋ
- 繁體納諫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納諫[ nà jiàn ]
⒈ ?接受規(guī)勸。多指君主接受臣下進(jìn)諫。
⒉ ?向君主進(jìn)諫。
引證解釋
⒈ ?接受規(guī)勸。多指君主接受臣下進(jìn)諫。
引《國語·晉語八》:“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大赦制》:“納諫如響,任賢勿疑?!?br />金 王若虛 《臣事實(shí)辨》:“臣以進(jìn)言為忠,君以納諫為圣?!?br />《前漢書平話》卷中:“任用賢士,納諫如流?!?br />《清史稿·高宗紀(jì)》:“錦縣 生員 金從善,以上言建儲立后,納諫施德,忤旨,論斬?!?/span>
⒉ ?向君主進(jìn)諫。
引漢 荀悅 《漢紀(jì)·昭帝紀(jì)》:“及王之徵也, 吉 遂 又?jǐn)?shù)納諫,王不能用,遂至於廢?!?/span>
國語辭典
納諫[ nà jiàn ]
⒈ ?接受規(guī)勸、諫言。
引《國語·晉語八》:「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br />《北史·卷二三·于栗?傳》:「自古明王圣主,皆虛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span>
納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納 | nà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納(納) nà(ㄋㄚˋ) ⒈ ?收入,放進(jìn):出納。藏污納垢。 ⒉ ?接受:采納。笑納。納諫。 ⒊ ?享受:納福。納涼。 ⒋ ?繳付:納稅。 ⒌ ?補(bǔ)綴,縫補(bǔ);現(xiàn)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⒍ ?姓。 異體字 納 漢英互譯 accept、admit、receive 相關(guān)字詞 繳、出、吐 造字法 形聲:從纟、內(nèi)聲 English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
諫 | jiàn | 讠 | 11畫 | 基本字義 諫(諫) jiàn(ㄐ一ㄢˋ) ⒈ ?舊時稱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諫勸。進(jìn)諫。諫阻。兵諫。從諫如流。 異體字 諫 漢英互譯 expostulate with 造字法 形聲:從讠、柬聲 English remonstrate, admonish |
納諫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納諫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