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
- 拼音nán běi shǐ
- 注音ㄋㄢˊ ㄅㄟˇ ㄕ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南北史[ nán běi shǐ ]
⒈ ?《南史》與《北史》的合稱。系唐·李延壽增刪裁并宋、齊、梁、陳、北齊、魏、周、隋八書而成,較舊史為簡凈。
引證解釋
⒈ ?《南史》與《北史》的合稱。系 唐 李延壽 增刪裁并 宋、齊、梁、陳、北齊、魏、周、隋 八書而成,較舊史為簡凈。 《南史》八十卷,記 南朝 宋、齊、梁、陳 四代歷史。 《北史》一百卷,記 北朝 自 北魏 到 隋 的歷史。
引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顯慶 中符璽郎 隴西 李延壽 抄撮近代諸史,南起自 宋 終於 陳,北始自 魏 卒於 隋,合一百八十篇,號曰《南北史》?!?/span>
南北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史 | shǐ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史 shǐ(ㄕˇ) ⒈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歷史。通史。斷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學史。史詩。史部(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包括各類歷史著作)。史壇。史評。史前(沒有書面記錄的遠古)。史不絕書。 ⒉ ?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太史。內(nèi)史。 ⒊ ?古代官職:刺史。御史。 ⒋ ?姓。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è栓冢?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北 | běi bèi | 匕 | 5畫 | 基本字義 北 běi(ㄅㄟˇ)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xiàn)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克鎰e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 ⒉ ?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 其他字義 北 bèi(ㄅㄟˋ) ⒈ ?古同“背”,違背,違反。 異體字 背 漢英互譯 north 相關(guān)字詞 南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
南北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南北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