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頓
- 拼音nán dùn
- 注音ㄋㄢˊ ㄉㄨㄣˋ
- 繁體南頓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南頓[ nán dùn ]
⒈ ?古國名、縣名。春秋時頓國為陳國所迫,南遷,故號南頓。佛教語。禪宗主張頓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
引證解釋
⒈ ?古國名、縣名。春秋時 頓國 為 陳國 所迫,南遷,故號 南頓。西漢 置縣,因以為名。 明 廢。參閱《漢書·地理志上》。
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城 頓 而還” 楊伯峻 注:“頓,國名, 姬 姓,即今 河南省 項(xiàng)城縣 稍西之 南頓 故城?!?/span>
⒉ ?佛教語。禪宗主張頓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參見“南北宗”、“南頓北漸”。
引《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宗派源流·禪宗》:“﹝ 弘忍 ﹞弟子中的佼佼者有 神秀、慧能、慧安、道明、智銑 等,就中 慧能、神秀 為最著,開創(chuàng)‘南頓’、‘北漸’二派?!?/span>
國語辭典
南頓[ nán dùn ]
⒈ ?中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之后,分成南、北兩宗。南宗禪法以機(jī)緣成熟,瞬間開悟,故稱為「南頓」。
引《景德傳燈錄·卷九·京兆大薦福寺弘辯禪師》:「其所得法雖一,而開導(dǎo)發(fā)悟有頓漸之異,故曰:『南頓北漸』?!?/span>
南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è栓冢?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頓 | dùn | 頁 | 10畫 | 基本字義 頓(頓) dùn(ㄉㄨㄣˋ) ⒈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yáng)頓挫。 ⒉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⒊ ?叩,跺:頓首再拜。 ⒋ ?處理,設(shè)置:安頓。整頓。 ⒌ ?疲乏:困頓。勞頓。 ⒍ ?書法上指運(yùn)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動: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 ⒎ ?次:三頓飯。 ⒏ ?古同“鈍”,不鋒利。 ⒐ ?姓。 異體字 頓 漢英互譯 pause、suddenly、arrang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pause, stop; bow, kowtow; arrange |
南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南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