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內(nèi)
- 拼音nán nèi
- 注音ㄋㄢˊ ㄋㄟˋ
- 繁體南內(nèi)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南內(nèi)[ nán nèi ]
⒈ ?唐代長安的興慶宮。原系玄宗為藩王時故宅,后為宮,位于大明宮(東內(nèi))之南,故名。
⒉ ?南宋皇帝居住的地方。
⒊ ?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 長安 的 興慶宮。原系 玄宗 為藩王時故宅,后為宮,位于 大明宮 (東內(nèi))之南,故名。
引唐 白居易 《長恨歌》:“西宮 南內(nèi) 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br />《新唐書·后妃傳下·穆宗貞獻蕭皇后》:“初, 大和 中, 懿安太后 居 興慶宮 ……帝每五日問安及歲時慶謁,率繇復(fù)道至 南內(nèi)?!?br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朕自幸 蜀 還京,退居 南內(nèi),每日只是思想妃子?!?/span>
⒉ ?南宋 皇帝居住的地方。 《宋史·輿服志六》:“中興,服御惟務(wù)簡省,宮殿尤樸?;实壑釉坏睿傇淮髢?nèi),又曰 南內(nèi),本 杭州 治也。
引紹興 初,創(chuàng)為之?!?br />宋 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奉親》:“官家恭請?zhí)?、太后來日?南內(nèi) 排當?!?/span>
⒊ ?明 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清 吳長元 《宸垣識略·皇城一》:“緞疋庫庫神廟,在內(nèi) 東華門 外小南城,名 里新庫,即 明 英宗 所居之 南內(nèi)。
引永樂 中所謂 東苑 也?!?br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南內(nèi) 湯池仍蔓草, 東陵 輦路又斜陽?!?/span>
國語辭典
南內(nèi)[ nán nèi ]
⒈ ?唐代長安的興慶宮。在蓬萊宮之南,原系玄宗為藩王時故宅,故稱為「南內(nèi)」。
引《新唐書·卷七七·后妃傳下·貞獻蕭太后傳》:「帝每日問安及歲時慶謁,率繇復(fù)道至南內(nèi),群臣及命婦詣宮門候起居。」
唐·白居易〈長恨歌〉:「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span>
⒉ ?南宋皇帝居住的殿宇。
引《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宮室》:「皇帝之居曰殿,總曰大內(nèi),又曰南內(nèi)。」
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七·干淳奉親》:「官家恭請?zhí)?、太后來日就南?nèi)排當?!?/span>
⒊ ?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稱為「南內(nèi)」。乃英宗為上皇時所居。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續(xù)四〇出》:「南內(nèi)湯池仍蔓草,東陵輦路又斜陽?!?/span>
南內(nèi)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內(nèi) | nèi nà | 冂 | 4畫 | 基本字義 內(nèi) nèi(ㄋㄟˋ) ⒈ ?里面,與“外”相對:內(nèi)部。內(nèi)外。內(nèi)定。內(nèi)地。內(nèi)閣。內(nèi)行( háng )。內(nèi)涵。 ⒉ ?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nèi)人。內(nèi)親。內(nèi)弟。 ⒊ ?親近: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 其他字義 內(nèi) nà(ㄋㄚˋ) ⒈ ?古同“納”,收入;接受。 異體字 內(nèi) ? 漢英互譯 inner、inside、within 相關(guān)字詞 外 造字法 會意:從人、從冂 English inside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ā(ㄋㄚ) 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南內(nèi)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南內(nèi)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