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著骨
- 拼音nián pí zhuó gǔ
- 注音ㄋ一ㄢˊ ㄆ一ˊ ㄓㄨㄛˊ ㄍㄨˇ
- 繁體粘皮著骨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粘皮著骨[ zhān pí zhe gǔ ]
⒈ ?比喻執(zhí)著,刻板。
⒉ ?比喻不爽利。
引證解釋
⒈ ?比喻執(zhí)著,刻板。
引《朱子全書》卷十八:“其深淺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説?!?br />亦作“粘皮帶骨”。 明 郎瑛 《七修續(xù)稿·詩文九·四言詠物》:“詠物太著題,則粘皮帶骨而卑陋?!?br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古今詩互有優(yōu)劣》:“且詩雖刻劃,終覺粘皮帶骨,無渾脫之致。”
⒉ ?比喻不爽利。
引《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原來 趙三 為人粗暴,動不動自夸道:‘我是一刀兩段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span>
粘皮著骨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著 | zhuó zháo zhāo zhe | 目 | 11畫 | 基本字義 著 zhuó(ㄓㄨㄛˊ) ⒈ ?穿(衣):穿著。穿紅著綠。著裝。 ⒉ ?接觸,挨上:著陸。附著。不著邊際。 ⒊ ?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著眼。著筆。著色。著墨。著力。著想。著意(用心)。 ⒋ ?下落,來源:著落。 ⒌ ?派遣:著人前來領(lǐng)取。 ⒍ ?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著即施行。 其他字義 著 zháo(ㄓㄠˊ) ⒈ ?接觸,挨上:著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⒉ ?感受,受到:著涼。著急。著忙。著風。著迷。 ⒊ ?使,派 |
皮 | pí | 皮 | 5畫 | 基本字義 皮 pí(ㄆ一ˊ) ⒈ ?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皮毛。 ⒉ ?獸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封皮。書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狀的東西:豆腐皮。 ⒍ ?韌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實,淘氣:頑皮。 ⒏ ?指橡膠:膠皮。皮球。 ⒐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
粘 | nián zhān | 米 | 11畫 | 基本字義 粘 nián(ㄋ一ㄢˊ) ⒈ ?同“黏”。 ⒉ ?姓。 其他字義 粘 zhān(ㄓㄢ) ⒈ ?黏的東西互相附著連結(jié)在一起:糖粘牙。 ⒉ ?用膠水或糨糊把一種東西膠合在另一種東西上:粘貼。粘連。粘接。 漢英互譯 adhibit、mucosity、viscidity 造字法 形聲:從米、占聲 English viscous, mucous; glutinous |
骨 | gǔ gū | 骨 | 9畫 | 基本字義 骨 gǔ(ㄍㄨˇ) ⒈ ?人和脊椎動物體內(nèi)支持身體、保護內(nèi)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jié)。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骨干( gàn )。 ⒉ ?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 ⒊ ?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shù)語,指文章的藝術(shù)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 ⒋ ?指人 |
粘皮著骨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粘皮著骨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