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包
- 拼音nóng bāo
- 注音ㄋㄨㄥˊ ㄅㄠ
- 繁體膿包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膿包,膿包兒[ nóng bāo,nóng bāo ér ]
⒈ ?一種小而界線清晰的皮膚隆凸,含有膿和具有炎性基底。
英pustule;
⒉ ?比喻懦弱無能的人。
英worthless fellow;
引證解釋
⒈ ?身體某部組織化膿時因膿液積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⒉ ?比喻無用的人。
引《西游記》第四回:“猴王笑道:‘膿包!膿包!我已饒了你,你快去報信!’”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五回:“誰知他是個膿包,這一點他就擔(dān)不起了?!?br />茅盾 《驚蟄》:“你們這些膿包,一點勇氣也沒有。”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二幕:“打勝了不要笑,打敗了不許哭,哭的就是膿包!”
國語辭典
膿包[ nóng bāo ]
⒈ ?譏罵軟弱無能的人。也作「攮包」、「膿團(tuán)」。
引《西游記·第四回》:「膿包!膿包!我已饒了你,你快去報信!快去報信!」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五回》:「誰知他是個膿包,這一點他就擔(dān)不 起了。」
近飯桶
⒉ ?當(dāng)身體的局部組織遭到細(xì)菌或霉菌感染,白血球乃群集患部,以消滅入侵的病菌。如此壞死的細(xì)胞、白血球、病菌等混在一起形成膿。由膿液積聚而成的凸出物,稱為「 膿包」。
膿包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膿 | nóng | 月 | 10畫 | 基本字義 膿(膿) nóng(ㄋㄨㄥˊ) ⒈ ?瘡口流出來的黃白色汁液,是死亡的白血球、細(xì)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膿包。膿胸。膿腫。 異體字 膿 漢英互譯 purulence、pus English pus |
包 | bāo | 勹 | 5畫 | 基本字義 包 bāo(ㄅㄠ) ⒈ ?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裝。包餃子。 ⒉ ?包好了的東西:郵包。背( bèi )包。 ⒊ ?裝東西的袋:書包。皮包。 ⒋ ?容納在內(nèi),總括在一起:包括。包舉(總括)。包容。包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 ⒌ ?總攬,負(fù)全責(zé):包銷。包攬。 ⒍ ?保證:包賠。包在我身上。 ⒎ ?約定的,專用的:包飯。包工。 ⒏ ?圍:包圍。包剿。 ⒐ ?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兒。 ⒑ ?身體上腫起的疙瘩:膿包。 |
膿包的近義詞
膿包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