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頭鼠竄
- 拼音pěng tóu shǔ cuàn
- 注音ㄆㄥˇ ㄊㄡˊ ㄕㄨˇ ㄘㄨㄢˋ
- 繁體捧頭鼠竄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捧頭鼠竄[ pěng tóu shǔ cuàn ]
⒈ ?形容狼狽逃跑。語(yǔ)本《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曰﹞:'常山王背項(xiàng)王,奉項(xiàng)嬰頭而竄,逃歸于漢王。'”
引證解釋
⒈ ?按,《宋史·宦者傳三·童貫》作“奉頭鼠竄”。按,《宋史·宦者傳三·童貫》作“奉頭鼠竄”。
引形容狼狽逃跑。語(yǔ)本《史記·淮陰侯列傳》:“﹝ 蒯通 曰﹞:‘ 常山王 背 項(xiàng)王,奉 項(xiàng)嬰 頭而竄,逃歸于 漢王?!?br />《漢書·蒯通傳》:“常山王 奉頭鼠竄。”
顏師古 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竄?!?br />宋 陸游 《聞虜酋遁歸漠北》詩(shī):“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鄭志鴻 《常語(yǔ)尋源·捧頭鼠竄》引《宋史》:“金 人圍 太原,童貫 欲遁, 張純正 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師,幾許威重;及臨事乃捧頭鼠竄,何面目見(jiàn)天子乎?’”
國(guó)語(yǔ)辭典
捧頭鼠竄[ pěng tóu shǔ cuàn ]
⒈ ?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參見(jiàn)「奉頭鼠竄」條。
引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詩(shī):「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span>
捧頭鼠竄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頭 | tóu tou | 大 | 5畫 | 基本字義 頭(頭) tóu(ㄊㄡˊ) ⒈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dòng)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骨。頭腦。頭臉(①頭和臉;②指面貌;③指面子,體面)。頭角( jiǎo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⒉ ?指頭發(fā)或所留頭發(fā)的樣式:留頭。剃頭。 ⒊ ?物體的頂端:山頭。筆頭。兩頭尖。 ⒋ ?指事情的起點(diǎn)或端緒:從頭兒說(shuō)起。頭緒。 ⒌ ?物體的殘余部分:布頭兒。 ⒍ ?以前,在前面的:頭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頭等。頭生。 ⒏ ?首領(lǐng):頭子。頭目。 ⒐ |
鼠 | shǔ | 鼠 | 13畫 | 基本字義 鼠 shǔ(ㄕㄨˇ) ⒈ ?哺乳動(dòng)物的一科,門齒終生持續(xù)生長(zhǎng),常借嚙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種類甚多,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并為害農(nóng)林草原,盜食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筑物等(俗稱“耗子”):老鼠。鼠膽。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輩。 ⒉ ?隱憂:鼠思。 異體字 ?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像鼠之形 English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
捧 | pěng | 扌 | 11畫 | 基本字義 捧 pěng(ㄆㄥˇ) ⒈ ?兩手托著:捧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捧日。捧讀(敬辭,讀別人的文章等)。捧腹大笑。 ⒉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一捧紅棗。 ⒊ ?奉承或代人吹噓:捧場(chǎng)。吹捧。捧哏。 異體字 奉 捀 摓 漢英互譯 hold in both hands 造字法 形聲:從扌、奉聲 English hold up in two hands |
竄 | cuàn | 穴 | 12畫 | 基本字義 竄(竄) cuàn(ㄘㄨㄢˋ) ⒈ ?亂跑,逃走(用于敵軍、匪徒、野獸等):竄犯。竄擾。竄逃。竄踞。流竄。抱頭鼠竄。 ⒉ ?放逐:竄逐。 ⒊ ?修改文字:竄改。竄定(刪補(bǔ)改定)。點(diǎn)竄(刪減涂改)。 異體字 竄 篡 ? 漢英互譯 change、flee、scurry 造字法 形聲:從穴、串聲 English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
捧頭鼠竄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捧頭鼠竄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