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棰
- 拼音pū chuí
- 注音ㄆㄨ ㄔㄨㄟˊ
- 繁體撲箠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撲棰[ pū chuí ]
⒈ ?鞭笞。
引證解釋
⒈ ?鞭笞。 《東觀漢記·左雄傳》:“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
引孝明 永平 始加撲罪,非古制也?!蹚闹?。卿于是始免撲箠?!?/span>
撲棰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撲 | pū | 扌 | 5畫 | 基本字義 撲(撲) pū(ㄆㄨ) ⒈ ?輕打,拍:撲粉。撲蠅。撲打。 ⒉ ?擊拂的用具:粉撲。 ⒊ ?沖:撲滅。撲救。 ⒋ ?相搏擊:相撲。撲跌。 ⒌ ?跌倒:撲地。 ⒍ ?伏:撲在桌上看書。 ⒎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 異體字 ? 攴 揊 撲 擈 漢英互譯 attack、flap、pounce on、rush at、snap、throw oneself on 造字法 形聲:從扌、卜聲 English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
棰 | chuí | 木 | 12畫 | 基本字義 棰 chuí(ㄔㄨㄟˊ) ⒈ ?短木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⒉ ?用棍子打,杖刑:“笞棰暴國,齊一天下”。 ⒊ ?鞭子,鞭打:“士以馬棰擊亭長”。 異體字 捶 箠 造字法 形聲:從木、垂聲 |
撲棰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撲棰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