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
- 拼音pú liǔ
- 注音ㄆㄨˊ ㄌ一ㄡ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蒲柳[ pú liǔ ]
⒈ ?落葉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楊,用來比喻或自謙身體衰弱。
例蒲柳常質(zhì),望秋先零?!稌x書·顧悅之傳》
英big catkin willow;
引證解釋
⒈ ?即水楊。一種入秋就凋零的樹木。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zhì),經(jīng)霜彌茂。”
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體質(zhì)衰弱。 唐 盧綸 《和崔侍郎游萬固寺》:“風(fēng)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br />宋 陸游 《書志》詩:“往年出都門,誓墓志已決。況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清 趙翼 《老境》詩:“以我蒲柳衰,證彼葛藤斷?!?br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文學(xué)家為甚么總是一個蒼白色的面孔,總是所謂蒲柳之資呢?”
⒉ ?用以比喻輕賤。
引《紅樓夢》第五回:“覷看那侯門艷質(zhì)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span>
國語辭典
蒲柳[ pú liǔ ]
⒈ ?水楊的別名。參見「水楊」條。
反瓊葩
⒉ ?比喻體質(zhì)衰弱或身分低微的人。
例如:「他身如蒲柳,常常生病?!?/span>
蒲柳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蒲 | pú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蒲 pú(ㄆㄨ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亦稱“香蒲”):蒲黃(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絨。蒲扇。 ⒉ ?指“菖蒲”:蒲節(jié)。蒲月(指農(nóng)歷五月)。 ⒊ ?庵,用草蓋的圓形屋。 ⒋ ?古同“匍”,匍伏。 ⒌ ?姓。 造字法 形聲:從艸、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 vine |
柳 | liǔ | 木 | 9畫 | 基本字義 柳 liǔ(ㄌ一ㄡˇ) ⒈ ?落葉喬木或灌木,枝柔韌,葉狹長,春天開黃綠色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成熟后隨風(fēng)飛散,種類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條。柳絮。柳暗花明。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⒊ ?姓。 異體字 栁 桺 橮 桞 漢英互譯 willow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willow tree; pleasure |
蒲柳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