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
- 拼音pǔ mǐ zú
- 注音ㄆㄨˇ ㄇ一ˇ ㄗㄨ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普米族[ pǔ mǐ zú ]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史稱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蘭坪、麗江、寧蒗、維西、永勝等地。人口24,000多人。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引證解釋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史稱 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 蘭坪、麗江、寧蒗、維西、永勝 等地。人口24,000多人。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國語辭典
普米族[ pǔ mǐ zú ]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麗江、蘭坪、寧蒗、維西等縣。約有兩萬四千,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人民多以農業(yè)維生,兼營畜牧;男童在十三歲左右行成丁禮,有表兄弟姊妹間通婚、妻兄弟通婚(轉房)?的習俗。
英語Pumi ethnic group
德語Pumi
法語Pumi (groupe ethnique)?
普米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族 | zú | 方 | 11畫 | 基本字義 族 zú(ㄗㄨˊ) ⒈ ?親屬,泛指同姓之親:族規(guī)。族長。家族。 ⒉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種族。 ⒊ ?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wěn)定共同體,他們有共同的語言、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民族。 ⒋ ?聚居而有血統(tǒng)關系的人群的統(tǒng)稱:宗族。氏族。部族。 ⒌ ?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芳香族。 ⒍ ?封建時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親、妻家的人都殺死:族滅。 ⒎ ?聚合,集中:云 |
普 | pǔ | 日 | 12畫 | 基本字義 普 pǔ(ㄆㄨˇ) ⒈ ?全,廣,遍:普遍。普通。普查。普照。普天同慶。 異體字 暜 溥 替 漢英互譯 general、universal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從日、從并 English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
米 | mǐ | 米 | 6畫 | 基本字義 米 mǐ(ㄇ一ˇ) ⒈ ?谷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⒉ ?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⒊ ?姓。 異體字 侎 漢英互譯 meter、ric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ulled or husked uncooked rice |
普米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普米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