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 拼音pú sà mán
- 注音ㄆㄨˊ ㄙㄚˋ ㄇㄢˊ
- 繁體菩薩蠻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菩薩蠻[ pú sà mán ]
⒈ ?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jǐn)?shù)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宋代稱伊斯蘭教徒為菩薩蠻,阿拉伯文的音譯。
引證解釋
⒈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子夜歌》、《重迭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引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大中 初……其國( 女蠻國 )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dāng)時(shí)倡優(yōu)遂製‘菩薩蠻曲’?!?br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詩話·菩薩鬘》:“唐 詞有‘菩薩蠻’,不知其義。按小説, 開元 中, 南詔 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號(hào)‘菩薩鬘’,因以製曲?!?/span>
⒉ ?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jǐn)?shù)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
⒊ ?宋 代稱伊斯蘭教徒為菩薩蠻,阿拉伯文的音譯。
引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樂府有《菩薩蠻》,不知何物,在 廣 中見呼蕃婦為菩薩蠻因識(shí)之?!?/span>
菩薩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薩 | sà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薩(薩) sà(ㄙㄚˋ) ⒈ ?〔菩薩〕見“菩”。 ⒉ ?〔薩滿〕跳神作法的男巫。 ⒊ ?姓。 異體字 薩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Buddhist gods or immortals |
菩 | pú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菩 pú(ㄆㄨˊ) ⒈ ?〔菩提〕a.佛教指豁然開朗的徹悟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途徑;b.常綠喬木,樹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膠。原產(chǎn)于印度。 ⒉ ?〔菩薩〕a.佛教指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時(shí)的稱號(hào),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異體字 萯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herb, aromatic plant |
蠻 | mán | 蟲 | 12畫 | 基本字義 蠻(蠻) mán(ㄇㄢˊ) ⒈ ?粗野,兇惡,不通情理:野蠻。蠻橫( hèng )。蠻不講理。 ⒉ ?愣,強(qiáng)悍:一味蠻干。 ⒊ ?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蠻荒。 ⒋ ?方言,相當(dāng)于“很”:蠻好。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quite、rough、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
菩薩蠻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菩薩蠻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