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 拼音qiǎn táng shǐ
- 注音ㄑ一ㄢˇ ㄊㄤˊ ㄕ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遣唐使[ qiǎn táng shǐ ]
⒈ ?日本派遣至我國唐朝的使節(jié)。公元630-895年間,遣唐使到達唐朝者共十四次(一說實為十三次)。使團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學僧及工作人員,一次人數(shù)往往多至數(shù)百人。
引證解釋
⒈ ?日本 派遣至我國 唐 朝的使節(jié)。公元630-895年間,遣 唐 使到達 唐 朝者共十四次(一說實為十三次)。使團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學僧及工作人員,一次人數(shù)往往多至數(shù)百人。 中國 的文物制度因而傳入 日本。
國語辭典
遣唐使[ qiǎn táng shǐ ]
⒈ ?日本奈良王朝,羨慕唐朝文物之盛,迭遣重臣名宿,渡華留學,采唐政法、文教,移植于其國,稱為「遣唐使」。后遂為各代的定制;唐末,中國亂起,始罷遣。
遣唐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唐 | táng | 口 | 10畫 | 基本字義 唐 táng(ㄊㄤˊ) ⒈ ?夸大,虛夸:荒唐。唐大無驗。 ⒉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費)。 ⒊ ?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堯所建。 ⒋ ?朝代名:唐代。唐詩。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⒌ ?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nèi)的大路。 ⒍ ?古同“螗”,指蟬。 ⒎ ?姓。 異體字 啺 塘 漢英互譯 T'ang 造字法 形聲 |
使 | shǐ | 亻 | 8畫 | 基本字義 使 shǐ(ㄕˇ) ⒈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⒉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⒊ ?讓,令,叫:迫使。 ⒋ ?假若:假使。即使。 ⒌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異體字 駛 漢英互譯 employ、envoy、if、probe、send、use 造字法 形聲:從亻、吏聲 English cause, send on a mission, order; envoy, messenger, ambassador |
遣 | qiǎn | 辶 | 13畫 | 基本字義 遣 qiǎn(ㄑ一ㄢˇ) ⒈ ?派,送,打發(fā):派遣。遣送。差( chāi )遣。調(diào)( diào )遣。遣返(遣送回到原來的地方)。遣散( sàn )。遣詞(說話、寫文章運用詞語)。 ⒉ ?排解,發(fā)泄:遣悶。消遣。遣興( xìng )。遣懷。 漢英互譯 dispatch、dispel、send 造字法 形聲:外形內(nèi)聲 English send, dispatch; send off, exile |
遣唐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遣唐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