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號
- 拼音qí hào
- 注音ㄑ一ˊ ㄏㄠˋ
- 繁體旗號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旗號[ qí hào ]
⒈ ?標(biāo)明軍隊(duì)名稱或?qū)㈩I(lǐng)姓氏的旗子,現(xiàn)用來比喻某種名義。
例他打著援助的旗號,干著破壞的勾當(dāng)。
英banner;
引證解釋
⒈ ?標(biāo)明軍隊(duì)名稱或?qū)㈩I(lǐng)姓氏的旗子。
引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 黨進(jìn) 請給旗號。”
《前漢書平話》卷上:“正南面上旗號遮天映日,征鼓振地喧天,兵馬如飛?!?br />《東周列國志》第九回:“祭足 殺入右軍,只看 蔡 衛(wèi) 旗號衝突將去?!?/span>
⒉ ?比喻某種名義。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三回:“仍舊扯著他幾個座師的旗號,在那里去賣風(fēng)云雷雨?!?br />趙樹理 《張來興》:“我這人就是見不得這種神氣--說句話先把局長的旗號打在前邊,好像他是局長的傳令官!”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女保管》:“老順 凈打著貧農(nóng)團(tuán)的旗號,作些壞勾當(dāng)?!?/span>
⒊ ?指旗語。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七回:“他又打起了旗號知照他,再不停輪便開炮了?!?/span>
國語辭典
旗號[ qí hào ]
⒈ ?旗幟、旗子。
引《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br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望見這邊船上打著『貴州總鎮(zhèn)都督府』的旗號,知道是湯少爺?shù)拇?。?/span>
⒉ ?旗語。即揮動旗子以傳遞的訊息。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七回》:「便拉起了旗號,叫他停輪?!?/span>
近燈號 信號
⒊ ?名義。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三回》:「仍舊扯著他幾個座師的旗號,在那里去 買云雷雨。」
旗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旗 | qí | 方 | 14畫 | 基本字義 旗 qí(ㄑ一ˊ) ⒈ ?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biāo)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幟。旗號。旗艦。旗手。 ⒉ ?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duì)編制和戶口編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滿族人)。旗籍。旗袍。 ⒊ ?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相當(dāng)于縣。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flag、banner、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從方、其聲 English banner, flag, streamer |
號 | hào háo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號(號) hào(ㄏㄠˋ) ⒈ ?名稱:國號。年號。字號。 ⒉ ?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⒊ ?記號,標(biāo)志:信號。暗號。 ⒋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⒌ ?揚(yáng)言,宣稱:號稱。項(xiàng)羽兵四十萬,號百萬。 ⒍ ?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 ⒎ ?標(biāo)上記號:號房子。把這件東西號上。 ⒏ ?號令,命令:發(fā)號施號令。號召。 ⒐ ?軍隊(duì)或樂隊(duì)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號。號兵。 ⒑ ?量詞,用于人數(shù):昨天去了幾十 |
旗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