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七
- 拼音qín qī
- 注音ㄑ一ㄣˊ ㄑ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秦七[ qín qī ]
⒈ ?北宋詞家秦觀輩行第七,故稱。
引證解釋
⒈ ?北宋 詞家 秦觀 輩行第七,故稱。
引宋 楊伯嵒 《臆乘·行第》:“前輩以第行稱多見之詩, 后山 稱 少游 為 秦七?!?br />宋 吳炯 《五總志》:“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有 趙瓊 者,傾耳墮淚,曰:‘此 秦七 聲度也?!?br />清 納蘭性德 《虞美人·為梁汾賦》詞:“眼看鷄犬上天梯, 黃九 自招 秦七 共泥犁?!?/span>
秦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秦 | qín | 禾 | 10畫 | 基本字義 秦 qín(ㄑ一ㄣˊ) ⒈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一帶:朝( zhāo )秦暮楚。秦晉之好。秦樓楚館(舊時指妓院)。 ⒉ ?中國朝代名:秦代。秦鏡高懸(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亦稱“明鏡高懸”)。 ⒊ ?中國陜西省的別稱。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in 造字法 會意:從禾、從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
七 | qī | 一 | 2畫 | 基本字義 七 qī(ㄑ一) ⒈ ?數(shù)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柒”代)。 ⒉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⒊ ?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
秦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秦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