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
- 拼音qì tǐ
- 注音ㄑ一ˋ ㄊ一ˇ
- 繁體氣體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氣體[ qì tǐ ]
⒈ ?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可以流動的物質(zhì)。
英gas;
引證解釋
⒈ ?精氣和身體。
引《禮記·內(nèi)則》:“凡養(yǎng)老:五帝憲,三王有乞言。五帝憲,養(yǎng)氣體而不乞言?!?br />孔穎達(dá) 疏:“奉養(yǎng)老人,就氣息身體,恐其勞動,故不乞言?!?br />宋 司馬光 《隨乞?qū)m觀表辭位札子》:“臣以病羸拜起……旬日以來,疾大勢雖退,飲食亦稍進(jìn),然氣體疲乏。”
⒉ ?指人的氣質(zhì)和形貌。
引《西游記》第三九回:“妖魔變作我?guī)煟瑲怏w相同,實難辨認(rèn)。”
⒊ ?古謂氣之實體。
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日月星辰,若皆是氣,氣體輕浮,當(dāng)與天合,往來環(huán)轉(zhuǎn),不得錯違。”
⒋ ?今特指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能自發(fā)充滿任何容器的物質(zhì)。
例如:空氣、氧氣、沼氣等。
⒌ ?文章的氣勢與風(fēng)格。
引宋 陳善 《捫虱新話·歐陽公不以古文始于尹師魯》:“予觀國初文章,氣體卑弱,猶有 五代 餘習(xí)?!?br />清 惲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敘錄》:“至若 黃初、甘露 之間, 子桓、子建 氣體高朗, 叔夜、嗣宗 情識精微?!?br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七五:“不能古雅不幽靈,氣體難躋作者庭。”
國語辭典
氣體[ qì tǐ ]
⒈ ?物體三態(tài)之一。沒有固定形狀和體積,如空氣即是。再加細(xì)分,臨界溫度以下的稱為「蒸氣」,臨界溫度以上的則稱為「氣體」。
⒉ ?有生命的現(xiàn)象。
引《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詩以氣體為主,如尊作這兩句?!?/span>
氣體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體 | tǐ tī | 亻 | 7畫 | 基本字義 體(體) tǐ(ㄊ一ˇ) ⒈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zhì)。體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⒉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⒋ ?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⒌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fēng)格:體裁(文學(xué)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 |
氣 | qì | 氣 | 4畫 | 基本字義 氣(氣) qì(ㄑ一ˋ) ⒈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⒉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⒊ ?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xiàn)象:氣候。氣溫。氣象。 ⒋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⒌ ?人的精神狀態(tài):氣概。氣節(jié)。氣魄。氣派。氣餒。 ⒍ ?怒,或使人發(fā)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 shèng )。忍氣吞聲。 ⒎ ?欺壓:受氣。 ⒏ ?中醫(y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fā)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 ⒐ ?中醫(yī) |
氣體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氣體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