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攣
- 拼音qǔ luán
- 注音ㄑㄨˇ ㄌㄨㄢˊ
- 繁體齲攣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齲攣[ qǔ luán ]
⒈ ?牙齒蠹蝕,身體蜷曲。形容丑陋。
引證解釋
⒈ ?牙齒蠹蝕,身體蜷曲。形容丑陋。
引清 唐甄 《潛書(shū)·七十》:“向以從目之欲而遠(yuǎn)于道;今則蛾眉之女同于齲攣之妾,目蔽撤矣?!?/span>
齲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齲 | qǔ | 齒 | 17畫(huà) | 基本字義 齲(齲) qǔ(ㄑㄨˇ) ⒈ ?〔齲齒〕a.牙齒發(fā)生腐蝕的病變,在牙面上形成齲洞,逐漸擴(kuò)大,最后可使牙齒全被破壞;b.患這種病的牙。均亦稱“蛀齒”;俗稱“蟲(chóng)牙”。 ⒉ ?(齲) 異體字 齲 ? 漢英互譯 caries 造字法 形聲:從齒、禹聲 English tooth decay |
攣 | luán | 手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攣(攣) luán(ㄌㄨㄢˊ) ⒈ ?手腳蜷曲不能伸開(kāi):痙攣。 ⒉ ?互相牽系。 異體字 攣 ?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tangled; entwined; crooked |
齲攣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齲攣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