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 拼音qū yuán
- 注音ㄑㄨ ㄩ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屈原[ qū yuán ]
⒈ ?(約公元前340—前278)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國貴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nèi)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軍一舉攻破楚都郢。他懷著亡國的悲痛,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他一生寫下許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在詩中抒發(fā)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昏庸王室和腐敗貴族的無比憎恨和對楚國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體現(xiàn)了他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獻身精神。他的作品語言優(yōu)美,想象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后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
英Qu Yuan;
國語辭典
屈原[ qū yuán ]
⒈ ?人名。(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漢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后代文學影響極大。
英語Qu Yuan (340-278 BC)?, famous Warring States statesman and poet, author of Sorrow at Parting 離騷|離騷 Lisao in Songs of Chu 楚辭|楚辭
德語Qu Yuan (Eig, Pers, 340 - 278 v.Chr.)?
法語Qu Yuan
屈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原 | yuán | 廠 | 10畫 | 基本字義 原 yuán(ㄩㄢˊ) ⒈ ?最初的,開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⒉ ?本來:原樣。原型。原址。原主。 ⒊ ?諒解,寬容:原宥。原諒。 ⒋ ?寬廣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⒌ ?同“塬”。 異體字 元 厡 羱 邍 漢英互譯 former、original 相關(guān)字詞 本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
屈 | qū | 尸 | 8畫 | 基本字義 屈 qū(ㄑㄨ) ⒈ ?使彎曲,與“伸”相對:屈曲( qū )。屈折。屈膝。屈伸(彎曲和伸直,引申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頭,降服:屈服。屈從。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擔任某種職務,常用于請人任職的客套話)。屈駕。屈己待人。 ⒋ ?理虧:屈心(虧心,昧心)。理屈詞窮。 ⒌ ?姓。 異體字 詘 漢英互譯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相關(guān)字詞 伸 造字 |
屈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屈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