鴝鵒眼
- 拼音qú yù yǎn
- 注音ㄑㄨˊ ㄩˋ 一ㄢˇ
- 繁體鴝鵒眼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鴝鵒眼[ qú yù yǎn ]
⒈ ?指端石上的圓形斑點(diǎn)。其大如五銖錢,小如芥子,形如八哥之眼,外有暈。以活而清朗,有黑精者為貴。泛指物體上的色暈。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鸜鵒眼”。
⒉ ?指端石上的圓形斑點(diǎn)。其大如五銖錢,小如芥子,形如八哥之眼,外有暈。以活而清朗,有黑精者為貴。
引宋 歐陽修 《硯譜》:“端石出 端溪 ……有鸜鵒眼為貴?!?br />宋 陸游 《無客》詩:“硯涵鴝鵒眼,香斮鷓鴣斑。”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五:“眼之品類不一:曰鸚哥眼,曰鸜鵒眼,曰了哥眼,曰雀眼,曰雞翁眼,曰貓眼,曰菉豆眼,各以形似名之。翠緑為上,黃赤為下?!?/span>
⒊ ?泛指物體上的色暈。
引宋 蘇軾 《與袁彥方書》:“但葳靈仙難得真者……折之,有細(xì)塵起,向明示之,斷處有黑白暈,俗謂之有鴝鵒眼。此數(shù)者備,然后為真?!?/span>
國語辭典
鴝鵒眼[ qú yù yǎn ]
⒈ ?一種端溪硯石。石上斑紋呈圓點(diǎn)狀,大小像鴝鵒鳥的眼睛,故稱為「鴝鵒眼」。
鴝鵒眼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鵒 | yù | 鳥 | 12畫 | 基本字義 鵒(鵒) yù(ㄩˋ) ⒈ ?〔鴝鵒〕見“鴝”。 異體字 鵒 English myna; manah; Acridotheres tristis |
眼 | yǎn | 目 | 11畫 | 基本字義 眼 yǎn(一ㄢˇ) ⒈ ?人和動(dòng)物的視覺器官: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簾。眼目。眼疾手快。 ⒉ ?見識(shí),對(duì)事物的看法:眼光遠(yuǎn)大。眼界開闊。 ⒊ ?孔洞,窟窿:炮眼。針眼兒。泉眼。 ⒋ ?關(guān)節(jié),要點(diǎn):節(jié)骨眼兒。字眼兒。 ⒌ ?戲曲中的節(jié)拍:一板三眼。 ⒍ ?當(dāng)前:眼前利益。眼下。 ⒎ ?量詞:一眼井。 ⒏ ?圍棋術(shù)語,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兒,在這個(gè)空兒中對(duì)方不能下成活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perture、eye、key point、look、small ho |
鴝 | qú | 鳥 | 10畫 | 基本字義 鴝(鴝) qú(ㄑㄨˊ) ⒈ ?〔鴝鵒〕鳥,能模仿人說話。亦稱“八哥兒”。 ⒉ ?鳥類的一屬,體小,尾巴長(zhǎng),嘴短而尖,羽毛美麗。 異體字 鴝 造字法 形聲:從鳥、句聲 English mynah; Erithacus species (various) |
鴝鵒眼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鴝鵒眼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