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掊
- 拼音rǎng póu
- 注音ㄖㄤˇ ㄆㄡ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攘掊[ rǎng póu ]
⒈ ?掠奪搜括。
引證解釋
⒈ ?掠奪搜括。
引《元史·陳天祥傳》:“今竟不悔前非,狂悖愈甚……既懷無饜之心,廣蓄攘掊之計。”
攘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攘 | rǎng | 扌 | 20畫 | 基本字義 攘 rǎng(ㄖㄤˇ) ⒈ ?侵奪,偷竊:攘羊(指暴露親人的過失,語出《論語·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證之”)。攘奪。攘竊。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國侵略)。 ⒊ ?煩亂:攘攘(紛亂)。擾攘。 ⒋ ?捋:攘袂。攘臂。 異體字 讓 造字法 形聲:從扌、襄聲 English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
掊 | pǒu póu | 扌 | 11畫 | 基本字義 掊 pǒu(ㄆㄡˇ) ⒈ ?抨擊:掊擊。 ⒉ ?破開,剖:掊斗( dǒu )折衡(毀棄斗和秤)。 其他字義 掊 póu(ㄆㄡˊ) ⒈ ?用手扒土。 ⒉ ?聚斂:掊斂。掊聚。 異體字 仆 抔 造字法 形聲:從扌、聲 English to extract; injure |
攘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攘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