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卻
- 拼音rǎng què
- 注音ㄖㄤˇ ㄑㄩㄝˋ
- 繁體攘卻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攘卻[ rǎng què ]
⒈ ?見“攘卻”。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攘卻”。驅(qū)逐,抵御。
引《漢書·地理志上》:“武帝 攘卻 胡 越,開地斥境,南置 交阯,北置 朔方 之州?!?br />唐 陸贄 《論邊緣守備事宜狀》:“有攘卻之力,用和親之謀,則示弱而勞費(fèi)矣。”
宋 岳飛 《奏辭檢校少保第二札子》:“臣本無才術(shù),誤膺眷渥,未能攘卻夷狄,掃除僭竊?!?br />梁?jiǎn)⒊?《張博望班定遠(yuǎn)合傳》:“秦始皇 攘卻戎狄?!?/span>
⒉ ?亦作“攘卻”。退讓。見“攘卻”。
引《禮記·曲禮上》“左右攘辟” 漢 鄭玄 注:“謂羣臣陪位侍駕者攘卻也?!?/span>
攘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攘 | rǎng | 扌 | 20畫 | 基本字義 攘 rǎng(ㄖㄤˇ) ⒈ ?侵奪,偷竊:攘羊(指暴露親人的過失,語出《論語·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證之”)。攘奪。攘竊。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國侵略)。 ⒊ ?煩亂:攘攘(紛亂)。擾攘。 ⒋ ?捋:攘袂。攘臂。 異體字 讓 造字法 形聲:從扌、襄聲 English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
卻 | què | 卩 | 7畫 | 基本字義 卻 què(ㄑㄩㄝˋ) ⒈ ?退:卻步(因畏懼或厭惡而后退,如“望而卻卻”)。退卻。 ⒉ ?退還,不受:盛情難卻。 ⒊ ?表示轉(zhuǎn)折:我來了,他卻走了。 ⒋ ?去掉:失卻。了( liǎo )卻。 異體字 卻 ? 漢英互譯 but、decline、refuse、step back、yet 造字法 形聲:從卩、去聲 English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
攘卻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攘卻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